文联大讲堂
SEMINAR
为推动黑龙江省戏剧人才队伍建设,引导一线骨干人才创作出高质量的优秀戏剧作品,由黑龙江省文联主办、黑龙江省剧协承办的黑龙江省戏剧编导“云上课堂”精彩继续。继第一讲——罗怀臻的《一个剧作家的2021年》之后,第二讲戏剧编导“云上课堂”邀请到了罗周,她以昆剧《春江花月夜》为例主讲《戏剧即结构》。
罗周,一级编剧、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主要上演作品:昆剧《春江花月夜》《梅兰芳·当年梅郎》《世说新语》、京剧《大舜》《梅兰芳·蓄须记》、越剧《乌衣巷》《凤凰台》、锡剧《一盅缘》《烛光在前》《泰伯》、扬剧《衣冠风流》《不破之城》等。其作品三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六获田汉戏剧奖剧本奖及其他国家级奖项。
剧作家需重视自我的积累和储备
昆曲《春江花月夜》剧照
“戏剧创作中素材积累十分重要,很多时候写戏不仅是面向既定选题的创作,而是建立在对文化的理解和掌握之上的扩展。”
罗周表示《春江花月夜》的灵感,源自闻一多先生《唐诗杂论》中《宫体诗的自赎》一文,里面有两句话至今印象深刻:“至于那一百年间梁、陈、隋、唐四代宫廷所遗下了那份最黑暗的罪孽,有了《春江花月夜》这样一首宫体诗,不也就洗净了吗?向前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因此,向后也就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从估计的。”《春江花月夜》的骨架,是受《太平广记》中一个起死回生的小故事的启发。这个故事不断在心中发酵,最终形成《春江花月夜》的基本故事结构。积累对剧作家来说很重要,那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那些记忆与感动,都会壮大成了日后创作的源泉。
珍惜年轻时的勇气与热情
昆曲《春江花月夜》剧照
“年轻人不要错过年轻时,怀着积极的、真诚的、向上的心去做,不用担心他人是否会怀疑、苛责,也不用害怕自己的无知。”
罗周表示她写《春江花月夜》时30岁,当时不是特别了解昆曲,甚至不知有南曲和北曲之分,《春江》被业界高度赞誉和关注的时候,她说她依然懵懂无知。但当《春江》真的搬上舞台时,它在前辈老师的关心建议下、在作曲演员等主创们的帮助下,已经相对完善了。罗周鼓励年轻人,当有热情和愿望想要去表达的时候就大胆地去做,面对困难时,不要光抱着做好万全准备以保证完美的心态,否则可能一直不敢走出第一步。
《春江花月夜》的创作手法
昆曲《春江花月夜》剧照
“我的创作方法可以归为8个字,即素材、题旨、结构、表达,下面我以《春江花月夜》为例具体阐述一下。”
昆曲《春江花月夜》素材是《春江》这首诗以及《太平广记》里的起死回生的小故事。题旨则是时空在渺小的人身上形成的巨大轰鸣,激起人类无垠的清莹的澄澈的宇宙意识。全剧呈现两条线索结构:一是由生到死与起死回生,一是张若虚与辛夷的三次桥头相会。整部戏情感升华的方法是最后张若虚通过吟诵《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来表达人面对时空时的平等的人生态度。
提问环节
1、问:戏曲的音乐如何与情景、人物相融合。
我个人认为戏曲之背景音乐非常重要,也需要谨慎使用。言之不足,付诸于歌,歌之不足,付诸于舞。真正的戏曲是即便舞台上没有音乐之声,那无声的旋律也在所有观众心中流淌。同时,中国戏曲的念白是有音乐性的,演员对于念白音乐化的处理,也具有情感表达的功能。
再说唱腔,唱腔需要编剧与作曲老师深入沟通。唱段安排在什么地方?人物需要表达强烈情绪,或面临重大选择时,往往会有唱段。这是戏曲最独特的特点之一。有时我们仅仅通过唱段之设置、铺排就能确定整场戏的结构。昆曲中这一点尤为明显。当我们心里有很清晰的唱段设置,并且能精准地把它和戏剧结构进行呼应的时候,我们的创作也就渐渐由自发走向了自觉。
2、问:怎样让更多人了解喜爱昆曲?
演出场次与覆盖面上要有所保障,人们想要了解、想要看昆曲时便能看到。在传承与创作上,都要保证高质量。记得有一次省昆演出《临川四梦汤显祖》时,台上台下,全场齐唱《皂罗袍》,这就是艺术之美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我们的作品能够吸引观众买票进剧场看剧,并且爱上昆曲。
3、问:怎么用昆曲的形式表达现代题材?
推荐大家关注一下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三部现代戏:《当年梅郎》《眷江城》与《瞿秋白》。一直以来大家都觉得昆曲很难表达现当代生活,但我们还是要去尝试、去体悟、去突破与开拓。创作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境遇、情感、生命、人格……同时,无论文本还是表演,都应坚守昆曲本体。比如套曲写作、比如程式运用等等。通过连续三年、一年一部的尝试,我们以实践证明了昆曲不但可以表现现当代生活,还能在创作中形成有效积累。
精彩讲座
《编导课:戏剧即结构》(一)
《编导课:戏剧即结构》(二)
《编导课:戏剧即结构》(三)
《编导课:戏剧即结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