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动态
News
9月2日晚,抗联魂·和平颂——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交响音乐会在哈尔滨大剧院举行。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专访抗联魂·和平颂音乐会指挥、哈尔滨交响乐团副团长于学锋,听他分享演出背后的故事。
记者:于老师,今晚的整场演出非常精彩,与以往您指挥的演出相比,今晚有哪些不同之处?
于学锋:首先,今晚是一场有内容的音乐会。以往我们演出的大多是纯交响乐作品,比如一部四十几分钟的交响曲,而今晚是交响合唱,每一部作品都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画面。音乐作为主线将这些画面串联起来,因此与以往大有不同。
记者:整场音乐的呈现非常连贯,舞台效果也十分动人,背后一定付出了很多心血吧?
于学锋:谢谢。作为指挥,我需要将全场的音乐元素——合唱、独唱、独奏、朗诵,以及现场的画面——每一个字、每一个音符都精准地串联起来。因此,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还要兼顾朗诵文字的节奏与情感,这确实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记者:这次排练总共进行了多长时间?
于学锋:我们从8月30号开始,连续四天在哈尔滨大剧院进行了高强度排练。在此之前,我还单独为合唱团进行了两次排练。
记者:在如此紧张和高强度的排练过程中,有哪些特别难忘的瞬间可以与我们分享?
于学锋:我最难忘的是,在我们有生之年能参与抗战胜利80周年的演出,可能再等到90周年、100周年,我们这一代人未必还有机会登台。所以这次演出带有一种“唯一”的感觉,我也将自己全部的心力倾注其中。
在指挥音乐的同时,还要聆听朗诵、把握文字与音乐的配合,包括每一个气口、和弦的进入,甚至朗诵结束后音乐还需延续2到3拍的余韵——这些细节都需要与朗诵老师反复磨合,每一次排练都是精细的碰撞,难度很大。
记者:您一直关注哈尔滨音乐的发展,在哈尔滨交响乐团担任重要职务。未来如何继续擦亮哈尔滨“音乐之城”的名片?
于学锋:作为哈尔滨交响乐团的副团长和常任指挥,在这座音乐名城中,我们乐团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我把每一场音乐会都视为最后一场那样珍惜,全力以赴做到最好。目前我们拥有音乐总监和驻团指挥,因此我更要以最高标准对待每一次登台。
哈尔滨作为音乐名城已经走向世界,我希望哈尔滨交响乐团也能随着“音乐之城”的声誉,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光彩——这是我的愿望,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来源:奋斗网、奋斗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