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代表性艺术家
LONGJIANG TALENT POOL
高方,女,1972年出生,教授,文学博士,博士后,散文作家,文化学者,“黑龙江省文化名家”(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孔子学会理事,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第三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学员。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成果鉴定专家。
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求是学刊》《红楼梦学刊》等处发表文学论文五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左传>文学研究》《<左传>女性研究》《千古谁人共此梦——诗语红楼》等7部,两次获得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热心文化公益,积极投身文学、文化普及工作,多次在“龙江讲坛”及“黑龙江省干部教育平台”开设讲座。
代表作品:《〈左传〉文学研究》
创作年代:2014年
奖项:黑龙江省第十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左传>文学研究》内容简介
本成果凡8章332千字,分别论及《左传》的文学溯源、文学思想、文学体式、文学修辞、人物呈现、战争演绎和文学地位等内容,对前人研究有继承亦有发展。正如张高评在他的《左传之文学价值》中所称:“左传之作,初不为文学而发;然文学造诣之深,文学内容之富,文学价值之高,又使左传称古今卓绝,著述罕闻。”本成果的研究是将《左传》一书作为特定时代具有文学意义的典籍来予以观照,力求跳出经学和史学的局限,主要借助先秦典籍所保留的文化信息和相关的考古发现,将《左传》文本还原到故事发生的春秋时代,并结合作者的创作心态和创作背景,充分发掘该著作内在和外在的文学因素,使人们真正理解《左传》的文学表现和文学内涵。
本成果以《左传》文本为立论依据,部分内容兼采《国语》与《史记》及其它典籍,记载有异者则以《左传》为准展开论述;其次借用经学、史学、哲学、文艺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等学科类别的研究方法,采用比较法对《左传》相关文学构成要素进行细致分析,探讨其文学性质的具体表现;再次采用个案法对《左传》的重点内容和精彩段落进行文本细读,以发现和强调其文学表现和文学意义。本书目标具体、方向明确,直接以“文学”二字点明题旨,力求用文学研究法为人们打开阅读《左传》的另一扇通透之窗,让人们能够走进《左传》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