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代表性作品
LIBRARY OF LITERARY WORKS
作者:王刚
中华文明几千年,
盘古劈地开新天,
江山社稷一代代,
都有那清官美名传。
当官心中装百姓,
为民执法秉公严,
赢得了英名留万世,
百姓们口口相传永远称赞。
想当初
战国纷纷兵马乱,
黎民涂炭苦难言。
魏文候重振朝纲国风变,
才引出来西门豹除巫治邺漳河边。
百姓从此不受苦,
开垦粮田乐安然。
西汉的名臣赵广汉,
惩治皇亲杜建不畏强权。
杜建他贪没无数的工程款,
赵广汉依法将他拿进牢监,
怎奈杜建盘根错节势力通天,
赵广汉不做不休将他斩,
彪炳青史留下正义篇。
西汉黄霸是体恤家国的一代良贤,
想当初他曾在颍川当太守,
整顿时弊替民解怨,
把流民安置让万家露出笑脸。
八年之内无大案,
路不拾遗的民风远近传,
众百姓称他是“黄青天”。
武后时代朝纲乱,
制造冤狱从不间断。
今天诬人篡位,明天陷人造反,
酷刑下多少颗头颅挂高竿。
徐弘敏走马上任复审案件,
平反冤狱不倚偏。
身处逆境志不改,
明镜高悬照世间。
狄仁杰的名字广传在民间,
他身为大理丞年审千余案,
并无一人要伸冤。
执法严明不畏皇亲和国戚,
心底无私天地宽。
直到今天他的故事仍在演,
赋予了传奇色彩更斑斓。
传说包拯是个黑脸汉,
铁面无私“包青天”。
他曾经在端州当了三年掌判,
为百姓办实事留下美谈。
端州地盛产是端砚,
这端砚滑润、细腻、酷暑、严寒水气不干,
“呵气研墨”是宝砚,
后为贡品求砚难。
包拯卸任回京转,
百姓们偷偷送了一块端砚藏在船。
老包他顺水行舟心生感叹,
三年来恰似弹指间。
忽然包兴把大人见,
将一块端砚呈到面前,
包拯他手抚端砚沉思良久,
这本是百姓爱我一片好心田。
此刻并无旁人看得见,
怎奈是今日欺心日后敢欺天。
他说罢一扬手抛出端砚,
这端砚“咚”的一声沉入水间。
明代况钟字靖安,
《十五贯》把他的故事做新编。
苏州繁华存大患,
官商勾结赋税繁。
民不聊生生埋怨,
苏州府成了“老大难”。
况钟上任做知府,
严惩首恶不容宽。
又奏请免赋税七十万石,
苏州的百姓见了艳阳天。
况钟他十年的任期将要满,
两万人上书留清官。
他死后苏州七县建庙宇,
况钟的事迹代代传。
海瑞人称“海青天”,
两袖清风一身廉。
朝廷大兴土木求享受,
把百姓疾苦抛一边。
海瑞不顾生死为民来请命,
备下棺材他迈步上金銮。
《治安疏》气得皇帝恼凶成怒,
把海瑞押下到南监。
海瑞他自号“刚峰”多磨难,
嫉恶如仇不改观。
直到新帝即位他才出牢监,
他死后家中纹银不过十余两,
妻子粗衣十分寒酸,
同僚凑钱将海瑞来葬,
这才是一片清廉在人间。
清朝于成龙的官位显,
家住吕梁字于山。
顺治年间担重任,
一生节俭倡清廉。
杂米为粥吃糠咽野菜,
不知肉的滋味多少年。
单身赴任不携眷,
发妻盼归眼望穿。
死后家中无细软,
人颂“天下第一廉”。
历史的车轮永向前,
共产党成立在南湖船。
四九年建立新中国,
百姓当家作主苦变甜。
人民的权利不乱用,
人民的公仆美名传。
你看那:
人民的总理周恩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民永远来缅怀。
焦裕禄是县委书记好榜样,
爱民亲民无私奉献传美谈。
牛玉儒立党为公勤政为民,
他把人民时刻记心间。
孔繁森扎根西藏为民奉献,
忠诚事业无悔无怨。
杨业功廉洁自律军人本色,
建功立业的重担扛在肩。
杨善洲甘于清贫慎用权力,
不愧为求实务实的好党员。
任长霞忠于职守克己奉公,
人们至今仍把她怀念。
这正是:
古代有“青天”,
现今有“清官”。
他们把百姓的疾苦记心间,
他们把百姓的利益大于天,
他们把人间正气擎在手,
他们把江山社稷代代传。
唱到此处告一段,
清官的事迹唱不全,
古今清官人人赞,
清官的美名传万年。
*该作品在“中国精神·中国梦”全国优秀曲艺作品征集活动中荣获“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