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动态
News
2013年春节刚过,“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暨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俗礼仪表演”在“中国文化社火之乡”陕西古城陇县隆重举行,活动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文联、宝鸡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黑龙江省民协反复筛选,选送了鸡西老㧟舞参加演出。经过激烈角逐,鸡西老㧟舞表演队在来自全国十一个省区的十二支参演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金奖。
“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活动,在不同地域又被分别称为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据专家考证,“社火”始于秦汉,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与春联、灯笼、鞭炮、饺子共同构成了年味浓郁的春节文化符号。
老舞名列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参加艺术节演出的老舞表演队出自鸡西市老年大学。老,是东北农村部分地区对中老年妇女的称谓。在秧歌队伍中,老是女丑角儿,表演夸张、变形、千姿百态,不受队形约束,可以任意穿梭在秧歌的队列里。老这一人物以独特风格在秧歌队里可以和任何角色嬉戏、打闹,老有少心,自娱自乐、如鱼得水地感染着舞队与观众,极尽滑稽、幽默、搞笑之能事。老㧟舞以幽默、活泼的民间艺术表现手法,把东北原生态的生活演绎得活灵活现。
老舞表演队的演员平均年龄超过六十岁,其中最年长者七十六岁。为了准备参加这次大赛,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一方面报送材料,一方面派人担任领队,安排行程,照顾队员生活,组织比赛。通过集体努力,演员们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年龄大等困难,以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表演风格,终于力压群雄,得到全国专家评委的认可和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夺冠摘金。演出结束后,老㧟舞表演队应陇县的邀请到县城街道巡演,受到了陇县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近两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工作的重点逐渐向原生态的民间歌舞转移。鸡西老舞参加这次活动意义重大,标志着我省民间舞蹈在全国民间表演艺术中占有了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