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动态
News
北方九月(晁楣-1963年)
夏泽(张祯麒-1992年)
山林之歌(杜鸿年-1974年)
惊扰(郝伯义-1972年)
郝伯义先生在张玉杰馆长陪同下,做专题讲座
版画夏令营活动
2012年8月10日,“画说龙江——黑龙江省美术馆馆藏晁楣、张祯麒、杜鸿年、郝伯义经典版画作品陈列展”在黑龙江省美术馆展出。展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文化部艺术司、黑龙江省文化厅、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
北大荒版画是一个不同凡响、驰誉中外的地域版画学派;晁楣,张祯麒,杜鸿年,郝伯义是这一学派的开创者、奠基人、引领者和最重要的代表画家。
20世纪五十年代末叶,北大荒版画在冰封雪裹的黑龙江三江平原大地上破土而出。十万转业官兵中的美术工作者们在艰苦的劳动生活之余,用手中的画笔和刻刀,用满腔的豪情和迥异的风格,赞美壮丽的大自然,讴歌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劳动者,为形象传播北大荒精神做出了重要贡献,用特定生活与艺术实践催生的作品形态和审美取向,形成了别开生面的当代版画学派。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北大荒版画为中国新兴版画运动提供了新的审美参照和语言范式,对中国当代版画创作格局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北大荒版画的美学价值、理论建树、画家集群与创作成果雄阔厚重、蔚为大观,是黑土文明结出的硕果、是黑龙江著名文化品牌和黑龙江本土艺术繁荣发展的显著标志。
而黑龙江地域版画创作,则以北大荒版画的延续和拓变为主流。如果说“北大荒版画”抑或“黑龙江版画”的称谓是艺术流派之“形”,那么“北大荒”乃是“黑龙江”之“神”。对于今天持续发展的黑龙江地域版画创作而言,北大荒版画不仅是发端,是骨骼,是血肉和经脉,更是其赖以成形并有所作为的灵魂。正因为有了这魂魄的充盈与支撑,一代代黑龙江版画作者承继着北大荒版画学派的艺术理想与创作道路,经过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理性探索与创作实践,逐步形成了个性化的艺术旨趣与审美追求,在当代版画语境中明确了自己的艺术坐标与文化身份,才得以不断地向中华民族、向人类文明奉献出生活和时代气息强烈、地域和语言特征鲜明的版画华章。
黑龙江省美术馆得天独厚地藏有四位大家的版画代表作及经典作品,这次陈列展示,不仅是落实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的通知精神,而且,也是一次辉煌历史的重温。山水有情,是自然和生活在召唤艺术家的文化使命;画作含情,是北大荒版画家们成就了版画艺术的审美功能与社会担当。当观者徜徉在四壁生辉的展厅里,捧读手中书香隽永的画集,面对着晁楣、张祯麒、杜鸿年、郝伯义这一幅幅经典之作时,有谁能不被震撼、不被感动?目光胶着于美轮美奂的画面,情思随之踏入激情奔涌的岁月,心跳为撩人的景色与感人的细节而加速,观者的精神则仿佛经过洗礼而得到升华。在为这些作品而陶醉、赞叹甚或凝神、沉思之余,人们分明看到了这些巨擘之作的背后,赫然耸立着,昭然辉耀着——北大荒精神!
在展览举办的同时,龙江美术讲堂特邀郝伯义先生作《北大荒版画溯源》专题讲座;邀请孙权老师在版画夏令营传导少年儿童《与大师对话——看版画、学版画、印版画》活动。陈列展示与两个活动相辉映,使大师极其经典作品的艺术精神再度发扬光大、传承不息。
在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指导下,黑龙江省美术馆、省版画院将继续增强黑龙江版画界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巩固和拓展黑龙江地域版画创作的资源布局、创作形态、整体实力与社会影响,以黑龙江当代版画丰厚的学术内涵和独具的艺术风范彰显黑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能力,进一步鼓舞和调动全省版画家的创造热情和创作积极性,秉持“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的理想信念,有力地推动黑龙江省版画创作达到新的高度,进而为实施文化兴省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