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动态
News
穿过云层,飞机稳稳地降落在西宁曹家堡机场。黑龙江省舞蹈家赴青海艺术交流团一行10人在夜色中一走出机场,便受到了青海省文联、青海省舞蹈家协会的热烈欢迎。洁白的哈达伴随着一声声的“扎西德勒”,传递着浓浓的深情和真诚的祝福,旅途的疲惫在隆重而富有特色的欢迎仪式带给我们亲切、新奇感受的同时一扫而光。
都说青海美,的确名不虚传。青海的人文景观独一无二,青海的自然景观令人惊叹,青海的民族舞蹈更是让人耳目一新。青海人豪爽、热情、奔放的性格一点不亚于它的迷人风光。不说青海那翡翠般的黄河源头、那色彩斑斓的丹霞地貌、那辽阔浩淼的青海湖,也不说那体现着厚重文化积淀的塔尔寺、藏文化博物馆……单说文化交流中那原汁原味的藏族锅庄、踢踏、旋子,就让我们看得如醉如痴。舞蹈家每一个关节、每一块肌肉都渗透着藏舞的迷人魅力和神韵,热烈奔放与悠然细腻相映成趣。藏族的服饰更是集华美富贵于一身,令人叹为观止。据说那身服饰最贵的要一百七、八十万,最便宜的也要几十万,真让我们啧啧称奇。我们艺术交流团的成员出于好奇纷纷试穿了她们的服饰,这一穿不要紧,每个人下来都大汗淋漓。这时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了藏族舞的难度和不易。为了与我们交流,德吉民间歌舞团从服饰到舞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足见他们对这次省际间交流的重视和对远来同行的尊重。与海南民族歌舞团的交流因为路途耽搁而失之交臂,让我们遗憾不已。
观摩青海省艺校舞蹈课,让我们感触很深,艺校招生多去边远地区,招收的多为不同少数民族的学生,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远见的举措啊!孩子们天性淳朴、表情自然,脸上的高原红使他们显得那么朝气蓬勃、健康可爱,他们的态度是那么的认真,训练是那么的投入,我相信未来的某个少数民族舞蹈家就会产生在他们当中。
在互助土族民俗村,黑龙江的舞蹈家不顾高原反应,与土族民众一道载歌载舞,风趣的、富有功力的即兴表演赢得了场内观众的热烈掌声。尽管下来后他们个个气喘吁吁,有的因反映强烈甚至服了速效救心丸,但发自内心的满足和开心足以战胜种种不适,让每个人回味无穷。
青海之行是一次见证美的艺术之旅,也是不断寻找差距的学习之旅。省文联副主席、艺术交流团团长计世伟一路上都在叮嘱团员们要好好向青海省文联和舞协学习。青海省文联温文尔雅、周到细致的张民副主席,学识渊博、滔滔不绝的马有义副主席,不减当年舞姿、细胞里都渗透着美的著名藏族舞蹈家、青海省舞协增太主席,认真细腻、擅长摄影的汪洽秘书长,歌声甜美、舞姿绰约的撒拉族美女马桂香秘书长性格各不相同,但同样的热情体贴让我们有如宾至如归、没有一点陌生感。从青海省文联、青海省舞协身上,我们学到了热情、坦诚、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待人接物之道,相信这次的交流活动,对我们今后的工作都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欢乐青海行,难忘青海情!离开了青海,我们的心仿佛也遗留在了那里。从此,那里就有了我们的朋友和亲人,青海就成了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