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动态
News
在第21届全国书博会上,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省人民出版社共同编写的《黑龙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正式出版发行。
全国书博会的全称为“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是融出版物展销、信息交流、行业研讨和倡导全民阅读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盛事。第21届全国书博会于2011年5月27日—5月30日在哈尔滨举行。本届书博会,势必促进我省新闻出版业的繁荣,为黑龙江展示改革开放新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跃上新台阶提供了难得的平台。
在书博会上,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省人民出版社共同推出的《黑龙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受到新闻媒体、文化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于传统文化日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越来越得以突显。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省人民出版社编写的《黑龙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出台。丛书出版之际,恰值国家首部非遗保护法颁布施行前夕。
丛书收录的内容,覆盖我省公布的“黑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7项), “黑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9项),并有进一步拓展。丛书将勾画华丽的龙江非遗文化艺术长卷,为文化的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黑龙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的编写工作启动于2009年。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衣俊卿担任了丛书编委会主任,并亲自为丛书撰写了序言。还曾两次就推进编写工作做出过批示,强调要切实保证丛书的涵盖面和权威性。
丛书规划分为“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俗”三个系列,共三十卷。计划至2012年出完。这次出版的十卷为:1、《黑龙江摩苏昆》(孟淑珍编);2、《黑龙江伊玛堪》(王士媛编);3、《黑龙江乌钦》(黄任远编);4、《黑龙江民间神话》(徐昌翰编);5、《黑龙江民间传说》(王益章编);6、《黑龙江民间故事》(栾文海编);7、《黑龙江谚语》(刘永江编);8、《黑龙江歌谣》(郭崇林、尹树凤编);9、《黑龙江节庆文化》(戴淮明编著);10、《黑龙江萨满文化》(王铁峰编著)。
丛书的编、著者,均为省内民间文艺、民俗研究方面的专家,包括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学者,省文联、省工艺美术协会、省旅游协会、哈尔滨日报社等单位长期从事民间文化研究、保护、管理的工作者、民间艺术大师、传承者。
丛书在编写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如资金迟迟未能到位,学术上的诘难等等。丛书的执行主编、省文联副主席燕鹏、省民协秘书长王益章多方运筹,克服了很多阻力,使丛书得以按时出版。
黑龙江是历史悠久的多民族聚居地区,积淀了丰厚、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在现代文明、外来文化和商业大潮的冲击之下,古老的民间民俗文学、艺术、风俗,都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丛书的宗旨,是为了全面展示黑龙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面貌,选择其中的精华,介绍给世人。更是为了唤起社会各界对非遗的重视,让民族文化的薪火能够世代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