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动态
News
夏日融融,江风送爽。松花江边,人流潮涌。7月19日至28日,第九届“哈尔滨民间民俗艺术博览会”在哈尔滨市风光宜人的斯大林公园隆重举行。该活动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省市文联共同承办。
省市领导对本届“哈博会”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共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衣俊卿由于在外地主持会议,未能亲临现场,特打电话给主办单位表示祝贺。中共省委常委、哈市市委书记杜宇新,省政协副主席陶夏新出席了开幕式。中共哈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朴逸在开幕式上讲话。开幕式由哈市文联主席王忠义主持。
“哈尔滨民间民俗艺术博览会”(简称“哈博会”),创办于1999年,至今已经举办了9届,成为展示黑土文化底蕴和龙江艺术成果的盛会。本届“哈博会”规模宏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届。展区面积达90,000平方米,共设置150个展位,有200余位新老民间艺人、300余位民间民俗艺术品经营者参会。40个大类、160个小类,6万余件艺术精品在展会现场竞相争艳,对比往届在题材、种类、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均得到大幅度的拓展和提高。此外,组委会邀请了北京、浙江、福建、河北等地的相关团体参展。
为树立艺术名家和艺术精品的品牌形象,展会现场设置“最佳艺人”、“十佳艺人”精品展区,并以个人名字冠名。“哈博会”上还设置了赈灾义卖展区,民间艺术家们无偿献出艺术作品开展义卖,所得款项将用于抢救汶川地震中受到破坏的四川羌族历史文化遗产。展会现场人声鼎沸,人流熙攘,体现了广大群众对于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热情。
本届“哈博会”展出作品种类繁多,既包括有浓郁民族传统色彩的龙江流域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精品,如萨满文化艺术品、鱼皮文化艺术品、桦皮文化艺术品等;也有哈市传统优势民间艺术门类,如拓彩版画、烙画、剪纸、布艺、根雕、青铜工艺、泥塑等;更有服务现代生活的实用工艺美术品,如紫砂制品、竹木牙雕、书画作品、陶瓷工艺等;展会还推出了一批时代气息浓郁,以迎接奥运、抗震救灾为题材创作的剪纸、根雕等作品。
自“哈博会”创办以来,组委会一直坚持两个方向,一是大力挖掘和弘扬黑土文化艺术,二是积极探索民间民俗艺术品的市场化、产业化途径。
近十年来,“哈博会”为龙江民间、民俗艺术注入了新活力,让这朵奇葩在黑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鱼皮工艺、桦树皮制品、木雕、锻铜等多个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民俗艺术品不断涌现,就是由于“哈博会”的举办逐渐显现出来的。其中的精品还曾摘取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的金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面前展示了北国黑土民间、民俗文化品牌,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中,发挥了打造民族文化风采、弘扬传统文化特色的独特作用。“哈博会”也因此成了一块日益明亮的文化品牌。
“哈博会”创办伊始,就明确以开发拓展新的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为宗旨。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路子。即在吸纳文化公司加入的同时,由公司办展会并利用了报纸、网络、电视等招商手段,吸引中外客商参展,活跃现场交易。
作为我省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展示和交易平台,“哈博会”以“会展经济”的形态,已成为龙江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部分。这道龙江文化领域的靓丽风景线,将会使这些民间、民俗艺术品成为我省对外交流的厚礼、旅游市场的亮点、百姓家庭的珍品和展示地域文化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