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动态
News
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黑龙江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局主办,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生活报》等单位协办的《“关爱松花江·保护母亲河”,中俄国际沙雕艺术大赛》将于5月下旬拉开帷幕,于6月哈洽会期间正式展出。
去年11月,松花江哈尔滨段受上游污染带影响遭受严重污染,给我省、我市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困难,在国内、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今年3月“两会”期间我省主流媒体调查,百姓最关心的十大热点问题中,松花江水的安全性仍然高居首位。今年是中国“俄罗斯年”。随着胡锦涛总书记和普京总统出席的“俄罗斯年”开幕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各项国家和地方级别的友好交流活动正全面展开。
本次中俄国际沙雕艺术大赛受到领导和各有关方面的重视,已被列入中国“俄罗斯年”省级文化交流活动之一。
本次大赛以沙雕作品为主,以多样化、系列化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为辅。沙雕作品选题分为四大部分,一是展现松花江流域沿岸各民族民俗民风;二是描述有关松花江母亲河的民间传说;三是形象塑造我省人民在抗击松花江水污染过程中的感人事件;四是歌颂中俄两国人民相互尊重信赖、友好交往的深情厚谊。两国参赛选手将以自己崇尚自然、珍惜环境的艺术作品报答母亲河的养育之恩。为向国内外证明松花江水质的安全,大赛用沙全部采用松花江所产江沙,雕塑过程中使用的特种胶不含任何有害成分,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本次大赛将通过沙雕艺术作品讴歌在松花江水污染治理工作中涌现的感人事件,向国内、国际宣示黑龙江人驾驭和扭转不利局面的能力,证实松花江水的安全性,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黑龙江人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信念;中俄两国艺术家并肩携手,通过艺术创作展现两国政府和人民以实际行动“关爱松花江·保护母亲河”这一永恒主题,为中国“俄罗斯年”活动丰富内涵,增添光彩。同时,通过群众性文化活动增加文联工作的社会辐射力,提高市民对文化建设的热情,为两国艺术家和广大观众提供比较、借鉴、交流的机遇;建设具有我省特色的专业性与群众性相结合的艺术创作、展示、传播工作平台。通过强有力的政府主导、专业支撑、企业支持和公众参与,将大赛办成沙雕的艺术盛宴,百姓的文化节日,使我省多样性的文艺创作获得更广泛的社会影响与更光明的发展前景,不断走向新的繁荣。
为提高全民参与程度,大赛期间将举办黑龙江职工群众中俄歌曲歌咏比赛、黑龙江沙雕摄影大赛、黑龙江中俄沙滩时装模特大赛和黑龙江中俄少儿沙雕赛等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并专门设置观众嬉沙区和沙画、纪念品销售区构成大众休闲、娱乐空间。
大赛、展示和系列活动将于2006年6月至10月延续百余天,期间将通过观众投票、问卷调查、小型定向座谈等形式进行艺术家与实业界、社会各界的交流;通过媒体向公众介绍沙雕作品,开展信息服务;设置沙画作品、特许商品及宣传品推广展位;就大赛主题、作品赏析、作者介绍和当代沙雕艺术活动摄制专题电视片,在中央台、地方台举办展播;在各平面传媒开设专栏;编辑出版大赛精品画集、光盘等系列出版物。据大赛组委会介绍,本次大赛和系列活动地点设在哈尔滨水上公园东部沿水地带,活动占地约10,000m2赛事总用沙量约5000m3,参赛选手120名。
参赛办法:中方参赛选手由省直和各市(地)文联、美术家协会根据组委会分配的参赛名额组织选拔和推荐,并将候选人名单、选手简历、主要艺术成果等提前向组委会申报,经组委会考察后确定参赛人选。俄方参赛选手由省外办、省文联和相关文化机构提名,由大赛组委会邀请参赛。两国选手按专业水准和年龄段混编为专业组、成年组、少儿组参加比赛和评选;组委会将为参赛选手免费提供一次制作技术培训,免费提供场地、沙源、沙坯、工具及相关必要条件。
参赛作品:参赛作品包括主题雕塑墙1件,主题性大型群12件,主题延伸作品32件,总计45件。参赛作品设计方案从专家约稿和社会征稿中选定,由评委会确认;不同组别的参赛选题由组委会统一安排。参赛沙雕作品要求主题突出、形象鲜明,造型语言方面力求在高宽比、垂直度及空间使用上有所创新,合理运用掏空技术,巧妙利用光影效果,展现沙雕艺术的独特美感。在色彩的运用上以江沙本色为主,也可使用环保颜料,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更具艺术感染力。
大赛评选和奖项设置:本次大赛将由评委会组织中俄雕塑艺术家进行评选和观众投票评奖并对获奖作品进行奖励。评委会奖分为专业组、成年组、少儿组;共9个奖项24位获奖者;观众选择奖设置最受观众喜爱奖、最具艺术影响力奖、最具创作潜力奖共3个奖项6位获奖者。中俄歌曲歌咏比赛、沙雕摄影大赛、中俄沙滩时装模特大赛各设3个奖项共9位获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