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动态
News
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三,黑龙江日报摄影记者郭俊峰的电话忽然响起:“黑龙江派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需要记者跟随采访,你有没有困难?”郭俊峰知道,这是“逆行”的命令,也是他的使命。“没有困难!我一定要去!”
郭俊峰
在武汉的53天里,郭俊峰深入抗疫一线,进入隔离区10多次,和白衣勇士并肩战斗。亲历战 “疫”一线的生死时速,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真相、传递信心——一万多张新闻图片、300多个视频、100余篇稿件展示了黑龙江医疗队的专业、担当和无畏。
武汉天河机场,各地援助湖北的医疗队队员匆忙的身影
2月14日,武汉运七宾馆内,刚抵达武汉的黑龙江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对着冰棺的窗户练习防护服的穿戴
对着镜子仔细穿戴隔离服
由于多个医疗队突然进驻,防护医疗物资有限,黑龙江省医疗队员在隔离病房内工作时间一般都是 6个小时以上,已经超过隔离服4个小时的使用时限。没有强制要求,但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节省当时极其珍贵的防护服。
黑龙江援鄂医务人员从医院回来,累了就靠在车窗边小憩
“当看到医护人员带着一身疲倦走出隔离区,摘下护目镜和口罩的一瞬间,我忍不住热泪盈眶。什么是伟大,什么是奉献,什么是大无畏精神?医护队员用满是勒痕的脸做了最好的诠释。”此时,郭俊峰所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去记录好抗疫一线这些最可爱的人。随着受援医院防护用具供给逐渐充足,郭俊峰向医疗队申请第一次进入隔离区采访。
武汉第一医院门诊大楼2楼清洁区,换上隔离服的我省医护人员准备进入隔离区
武汉第一医院门诊大楼2楼清洁区,换上隔离服的我省医护人员准备进入隔离区
穿上厚重的隔离服,跨过隔离区的门,郭俊峰看到医护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在隔离区内穿梭忙碌。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隔离病房内一名医护人员对着镜子穿戴隔离服
护目镜上的汗水和雾气挡不住医护人员坚定的眼神;几层胶皮手套也影响不了他们高超的技能;弱小的女护士一个人艰难地帮助不能自理的病患翻身;情绪低落的患者在护士们的“话聊”攻势下破涕为笑……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隔离病房内,黑龙江援鄂医疗队队员刚换上隔离服准备新一轮的值班工作
流着泪的郭俊峰,一次次按下快门,用镜头记录下隔离病房里这一幕幕感人的瞬间。曾有读者评价郭俊峰拍的这组图片—— “只有内心纯净的人,才能做出这样无畏的选择,只有内心干净的人,才能拍出这样的照片。”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院内,一名清洁工步履匆匆地前往工作地点收集垃圾。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内医疗垃圾转运工作需要大批清洁人员
“那个时候,心里真的什么都不想,只想把照片拍好。”郭俊峰说。随后的时间里,郭俊峰每天处于连轴转的工作状态,确定报道主线,选取报道典型,抓取感人事例,郭俊峰在黑龙江省支援的几个武汉市内定点医院来回奔波。
3月4日早上,郭俊峰得知上午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4楼隔离区内,有一名刚收治进来的新冠肺炎孕妇要进行剖宫产,他立刻联系医院,申请前往拍摄特殊时期在隔离病房内新生命的降临。
手术室比隔离病房更危险,进入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在正常的隔离服外还要加穿一层隔离服。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手术室的无影灯下,产科医生盯着监视仪一丝不苟地为一名新冠肺炎孕产妇进行手术。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在疫情期间成功接生26名婴儿,新生儿无一例感染新冠肺炎病毒
几层厚重的隔离服穿在身上,还要保持好距离,不干扰医生的手术。刚进入隔离手术室,郭俊峰整个人已经大汗淋漓。
一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而郭俊峰也拍摄到了他最满意的一张照片。“这个小生命在这个特殊历史时刻的降生具有非凡的意义。新生命新希望,这是‘疫 ’线曙光的新生。”谈起当时的心情,郭俊峰难掩激动。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隔离病房内一名新冠肺炎孕产妇剖腹产产下 一名女婴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隔离病房内一名新冠肺炎孕产妇剖腹产产下 一名女婴,推出手术室后,孕妇的丈夫抱着新出生的婴儿兴奋地给妻子看
郭俊峰觉得,记者必须保持这种“激动”,只有这样,才能用最专业的新闻方式,来记录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每一个点滴,来书写这个世界上的爱和希望。
“因为爱和希望永远比病毒传播得更快,专业和勇敢才能让我们最终战胜疫魔。”郭俊峰说。
【郭俊峰简介】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影视中心记者,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1996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到黑龙江日报摄影部开始摄影记者生涯,先后参加亚冬会、全运会、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世界大冬会、亚洲篮球锦标赛等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报道工作。参加多届全国两会报道工作。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曾以北京奥运会耐克摄影师身份参与奥运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