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两会”声音|文艺界代表委员为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时间:2025-01-16

 12日-16日,黑龙江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期间,来自全省文艺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参加省“两会”,认真履行代表委员职责,立足龙江文艺发展实际建真言、献良策,聚焦“文化龙江”建设共同谋划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蓝图。


马佳

精品创作是文艺发展的核心,要以精品创作为引擎,推动黑龙江省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关于推进精品创作,省政协委员、省戏剧家协会理事马佳建议,一要深度挖掘龙江特色文化内涵,筑牢文艺创作根基,勇攀艺术高峰。紧密围绕龙江特色文化,系统策划一批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重点创作项目。整合优质资源,打破文艺创作各领域之间的壁垒,加强各方面专业力量的协同合作,建立省级人才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形成强大的创作合力。注重宣传推广,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和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黑龙江的文艺精品。二要大力培养青年文艺人才,为龙江文艺事业注入源头活水。构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从基础理论到专业技能,全方位、系统性地培养青年文艺人才。搭建广阔的展示平台,为青年文艺人才搭建起展示才华的绚丽舞台。对于优秀作品和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还需强化实践锻炼环节,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素材,创作出更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充满烟火气、富有温度的优秀作品。


刘臣

我省因地缘优势,自然和文化资源丰赡,挖掘、利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至关重要。省政协委员、省音协副主席刘臣认为,边疆特色文化是黑龙江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基础与优势,应守护根脉,传承文明,活化利用,引领创新发展。刘臣表示,一手抓公益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文化产业,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也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选择。当前哈尔滨以其独特的冰雪资源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如何同时拓展“龙江冰雪深度游”的消费潜力,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刘臣建议,加大力度打造冰雪实景演出,参考西藏、西安等地区文旅,开展沉浸式音乐表演,在旅游景区,设置沉浸式音乐剧表演区,努力提升哈尔滨音乐艺术旅游的国家化服务水平。需要加强做好做实黑龙江新媒体营销工作,进一步扩大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元杰

如何用好哈尔滨“音乐之城”这张名片,是省政协委员、省音协理事元杰关注的重点。元杰建议以音乐学府为纽带,提升“音乐之城”影响力;以音乐建筑为依托,提升“音乐之城”竞争力;以音乐品牌为抓手,提升“音乐之城”吸引力。加快哈尔滨音乐学院附属中专部的建设进程,构建中学-大学-研究生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持续探索剧院、音乐厅等场所的社会化市场化运营,打造差异化品牌定位,推动“音乐+”全产业链发展。设立星期音乐会、周末音乐沙龙等公益活动,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成立艺术委员会,提升演出项目的专业化和艺术性。增加“哈夏”音乐节的国际化元素,邀请更多国外剧目、国外艺术家和团体参与。打造“冬季音乐节”,实现文旅结合。


蔡兴洲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省人大代表、省书协副主席蔡兴洲心系中小学生书法教育,深有所感。他表示,社会办学的书法艺术培训机构,是公办学校书法教育的有益补充,也是中华书法艺术传承的一支重要力量。蔡兴洲提出,应规范社会书法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为此,他建议,要提高师资水平。定期对现有书法教育机构的从业人员开展必要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师资和管理队伍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要规范课程设置。制定书法课程的指导标准,明确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确保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要加强市场监管。开展登记管理,加强监管与执法,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乱收费等违法行为。要健全评估机制。定期组织对书法课程评估,公布评估结果,为学员选择培训机构提供参考。要推动行业自律。引导社会艺术培训机构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共同促进书法培训市场的健康发展。


卢艳华

政府工作报告指路领航,鼓舞人心。省人大代表、省民协会员、省曲协会员卢艳华表示,报告中提到的发展特色旅游文化,让传承人有了更广阔的舞台和更明确的方向。卢艳华介绍,赫哲族是一个拥有独特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其语言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与历史记忆。对此,卢艳华建议,应加强赫哲族语言的保护与传承,更好地保护赫哲族语言。一是深化语言记录与保存,建立专业团队,采用多媒体记录技术,实现数字化存储与传播;二是活化传承与教育普及,推动赫哲族语言进入当地学校课程,利用多种媒体渠道推广赫哲族语言学习资源和文化活动;三是加强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融合,开发以赫哲族渔猎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打造具有龙江特色的文化品牌;四是推动政策支持与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赫哲族语言的保护工作。


刘东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变迁,更反映了黑龙江人民的生活智慧和艺术创造力,是黑龙江独特的文化标识。”省政协委员、省评协理事刘东影对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深刻,对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和利用发展见解独到。刘东影建议,根据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制定或修订符合本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投身非遗事业;搭建国内外交流合作平台,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分享成功经验;打造一批以非遗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景点、街区或村落,开发特色旅游线路。同时,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加有关非遗的知识介绍,编写乡土教材,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学习;多学科协同推动非遗理论研究,构建一个能够全面涵盖非遗各方面特征的理论框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其内涵价值,积极探索有效的开发利用模式。



综合人民网、人民政协报、中新网、龙头新闻、极光新闻报道


文联要闻 更多+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七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

5月12日,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暨七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省美协主席团成员,理事会及各艺委会成员,市地、行业美协负责人等100余人参会。

2025-05-12
臻艺天地
二维码
黑龙江省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