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6
14日、16日,黑龙江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相继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省“两会”期间,来自文艺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昂扬的精神状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专业领域,充分表达建议意见,广泛交流讨论凝聚共识,为龙江新发展特别是文艺事业繁荣与文化产业振兴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充分展现了文艺界代表、委员的风采和担当。
马佳
文艺为人民,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时代的命题。文艺界代表、委员的精彩建议和发言得到各大权威媒体的广泛关注。就“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话题,人民日报“人民数字联播”网刊发了对省政协委员、省戏剧家协会理事马佳的采访。马佳表示,作为龙江文艺工作者,要创排一些有光芒、有温度、有理想、有筋骨的文艺作品,从人民群众中寻找素材源泉,为时代明德,为社会培根铸魂,创作真正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文艺作品,用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创作出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要将文化惠民活动做大做强。力争实现周周有演出的目标,把更多的文艺精品送群众身边。要推进数字化服务。以线下演出为主体,以数字线上演出为补充,加快推进数字化演出平台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文化设施网络。要实现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化。坚持面向群众,着眼人民需求,利用全省民间艺术团和各类业余文艺演出队,整合资源,组织开展民间艺术团文艺调演等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引导、培育、创作一批具有黑龙江省历史特色、民族特点的文艺品牌活动。
元杰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强调,要大力推进科教振兴、文化振兴,音乐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础课程,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加快编写一批高质量音乐教材,对推进科教振兴、文化振兴,具有重要作用。省政协委员、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元杰非常关注音乐教材建设。他建议,一是推动更多高质量红色音乐进教材,把《松花江上》《露营之歌》《我为祖国献石油》等革命歌曲,编入我省中小学音乐教材,让学生更好传承红色基因。二是推动更多优秀的民俗民间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进教材,让学生更好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议把《乌苏里船歌》《太阳岛上》《秧歌调》等地域特点显著的音乐和歌曲纳入中小学音乐教材,让学生在音乐熏陶中读懂中国、读懂家乡。三是推动更多世界经典音乐进教材,让学生更好树立世界眼光。四是推动更多优秀流行音乐进教材,让学生更好顺应时代潮流。
赵云龙
政府工作报告,字字珠玑、画龙点睛,说到了省政协委员、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赵云龙的心坎。他就如何充分释放冰雪大省张力,提升冰天雪地“冷资源”的“热效应”,提出加快龙江冰雪产业发展建议:打破路径依赖,善用市场化运行机制。顺应市场需求,推动冰雪产品供给融入国内大循环。突出特色优势,促进冰雪产业区域协同发展。丰富文化内涵,擦亮冰雪城市金字招牌。冰雪文化为冰雪产业的发展“点睛”“铸魂”,是冰雪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核,冰上表演也日益成为冰雪文化展示的重要载体。一是可利用现代艺术打造四季综合型(室内+室外)冰雪实景演出“龙江冰秀”,通过视觉效果和艺术编排的融合与呈现,讲好龙江故事。二是促进红色资源与冰雪文化的融合。可将抗联等英雄事迹与冰雪文化加以融合,打造经典演出节目。三是开发少数民族传统冰雪文化。将脍炙人口的民俗故事转化成冰上剧目,提供高质量冰雪文化产品供给,满足市场多层次、个性化需求,彰显龙江冰雪的文化魅力。
董晓泮
“对黑龙江省的老百姓来说,供暖是冬季的头等大事。”省政协委员、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董晓泮表示,是否及时供暖、顺利供暖,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对此,董晓泮建议,不断提高供热水平,加大对供暖工作监管和违法违规惩处力度,增加群众的满意度。供热办应针对市民投诉的问题进行核实,对于存在供热质量抽条行为的供热企业,应责成相关部门予以处罚。加大对违规违法供热企业处罚的宣传力度,形成相关部门、广大用户有效监督,供热企业自觉接受监督的氛围。纪委监委开展对侵害群众供热利益问题的专项整治,以监督“力度”保障供热“温度”。
韩建民
省人大代表、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黑龙江金润环保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建民在议案中建议,推广生态消纳技术,鼓励污水粪污资源化利用。他表示,黑龙江省农村厕所和生活污水治理的瓶颈问题是处于极寒地区建设成本远高于其他地区,要将国家对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治理等多口项目补贴资金统筹使用,综合利用。他建议,科学选择适宜黑龙江省气候特点的比较成熟的微生物生化降解技术和模式,逐户改造,整村推进,同步治理生活污水与厕所改造。推广应用一体化污水净化装置,将资源化利用与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有机衔接。
李文宝
目前,全国书法教育已经升为一级学科,书法教育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需要及时调整思路,建设中国书法学科体系,让这门艺术得以传承和创新。省政协委员、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文宝建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应持续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涵,从传统教育教学到挖掘地域文化创新发展,再到书法、刻字艺术作品创作转换;应立足龙江,从书刻造型观念、材料物性挖掘、文化符号、艺术体验方式等不同路径进行大胆尝试,力求从历史文化根源上建立起代表本民族文化的书刻语言。
蔡兴洲
省人大代表、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蔡兴洲针对书法教师严重不足的情况,他建议,要从培养专业书法教师出发,提倡师范院校培养书法教育专业生,出台措施鼓励黑龙江省师范类院校,开设书法教育专业,艺术类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书法学专业等途径加快各类书法专业教育人才的培养,为中小学校和社会文化部门配备未来的书法教师和专业书法文化工作者奠定基础。可择优培训,在学校现有人才基础上,选拔具备一定书法素养,热爱书法教育的教师,逐步提高师资水平;聘请一批德才兼备、有能力从事书法教育工作的专业人才补充到教学岗位;让学校书法教育得到保障,让书法专业人才尽展其能。
夏立军
如何保护文物、合理开发文物资源,让文物活起来,省人大代表、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夏立军建议,一是积极推进“行走中的博物馆”进校园活动,以历史、文物为载体,潜移默化地把传统文化教育理念渗透于德育教育中,努力让传统文化融入每位学生的记忆里。二是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类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资源,积极组织开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鼓励省内各博物馆组织专家带文物或衍生品进学校、进课堂,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形成一批博物馆精品教育案例。三是举办精品展览等文化惠民工程等活动,有序开展“欢乐大课堂”知识竞赛、行走中的博物馆、小讲解员培训班、“博苑”讲坛、流动数字博物馆等教育项目。四是通过AR、VR、AI等现代化科技成果,建设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让文物通过数字技术“活”起来,从而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走进博物馆。
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努力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省政协委员、省戏剧家协会理事王晓玲,省政协委员、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刘臣,省人大代表、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许永贵等代表、委员表示,要将省“两会”精神带回文艺战线,鼓舞士气、激发斗志、指导工作,把学习领悟精神焕发出来的高涨热情转化为新时代龙江文艺工作者的强大内生动力。要学在深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时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精益求精,推陈出新,唱响新时代主旋律。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不断提能力转作风,传播龙江声音,讲好龙江故事,紧扣“六个龙江”目标,助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综合人民网、中新网、龙头新闻、极光新闻、东北网报道
文联要闻 更多+
5月12日,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暨七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省美协主席团成员,理事会及各艺委会成员,市地、行业美协负责人等100余人参会。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