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野】黑龙江网【党代会精神解读】专题报道 马新:繁荣文艺事业 凝聚精神力量

时间:2022-06-08

黑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马新

“省党代会报告再次强调‘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可以说是为文化振兴计划指出了具体实施路径。”黑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马新说,聚焦建成文化强省远景目标,我省文艺不仅要有体量的增长,更要有质量的提升。

马新介绍:近年来,省委宣传部大力组织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生产。前段时间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超越》和《青山不墨》都是现实题材作品,从时代之变、龙江之进、群众之需中提炼主题,用地域文化特色体现时代感、夯实原创力,是难得的有温度、有情怀的精品佳作。两部剧实现收视和口碑双赢,对于龙江题材的影视剧创作来说,确实非常提振士气,创作模式对于其他门类艺术的质量提升之路也是有益的借鉴。在不断营造出精品出人才的良好文艺环境下,我省文艺作品的质量不断提升,在国家级文艺评奖中常有斩获,这是我们攀登文艺“高峰”的基础,也是动力。下一步省文联将从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加强创作方向引导、大力鼓励艺术创新、发挥评论评奖导向作用4个方面引领文艺精品创作。持续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心系“国之大者”,胸怀“两个大局”,自觉走上龙江振兴发展的广阔舞台,唱响龙江新时代赞歌,为龙江振兴发展鼓与呼。“省文联要引导文艺工作者跳出创作的‘舒适圈’,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深挖龙江文化资源,弘扬龙江‘四大精神’,在内容选材、思想开掘、艺术创造上下功夫,创作出更多有生气、接地气、聚人气的精品力作,通过评论评奖导向不断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努力攀登文艺高峰,推动龙江文艺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马新说。

马新表示:省文联一直注重发挥自身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把“做人的工作”核心任务与“推动文艺创作”中心环节有机统一。今年初,省文联制定了《2022—2026年黑龙江省文联文艺人才培养规划》,通过申请设置培育计划、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建立文艺人才培养基地、加强交流与展示、项目申报与推荐、宣传与推介、示范与引导等7项具体措施凝聚人才、培养人才,广泛团结德艺双馨、成就卓著的知名艺术家,引领能挑大梁、勇攀高峰的中青年文艺骨干,吸纳更多活力充沛、潜力巨大的“文艺两新”人员,不断壮大门类齐全、覆盖广泛、梯队衔接的新时代龙江文艺队伍,夯实文艺繁荣的人才基础。“我们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省文联副主席刘彤荣获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为契机,召开座谈会,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见贤思齐、崇德尚艺,释放创新创造活力,让龙江文艺的天空更加群星灿烂。”马新说。

马新介绍:文艺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文艺。省文联将把热忱服务人民群众作为文艺文联工作的生命线,通过构建全省文艺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将优秀文艺资源向基层倾斜,将文化发展成果与群众共享,不断提高群众文化获得感。“我们正在构建的全省文艺志愿服务组织体系以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多方参与为原则,坚持开放创新的理念,用足用好各级各类志愿服务平台和‘送欢乐下基层’‘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品牌载体,横向连通,纵向贯通,线上线下互联互动,体制内外共建共享,形成文艺志愿服务的规模效应和强大合力,扎实推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充盈富足。”马新介绍说。

文艺志愿服务体系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体现在群众对文艺活动的参与、互动,对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进而提高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去年中秋节的时候,我们举办了‘乐萦中秋’网络音乐会,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开辟网络传播渠道,由35家平台和频道同时播放,观众纷纷留言点赞,总点击量达90余万人次,这可以说是省文联开拓文艺志愿服新路的成功尝试。”马新举例说到。今年省文联将“乐萦中秋”网络音乐会作为“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攻坚破难、创先晋位项目继续精心组织,把它作为品牌去打造,以此推动构建线上线下共同推进的文艺志愿服务新格局。今年省文联开始创新打造“六单”文艺志愿服务品牌,这“六单”就是协会建单、群众点单、协会派单、艺术家接单、协会跟单、受众评单。通过文艺志愿服务点单平台,建立好艺术家文艺志愿服务项目资源库,群众可以通过平台选择希望看到、听到、体验到的文艺演出、培训、展览等服务形式,协会根据群众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

记者 刘雨珊 石启立 石岩松

来源:黑龙江网

文联要闻 更多+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七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

5月12日,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暨七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省美协主席团成员,理事会及各艺委会成员,市地、行业美协负责人等100余人参会。

2025-05-12
臻艺天地
二维码
黑龙江省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