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

时间:2013-11-25

会议现场

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2013年10月28日,牡丹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隆重开幕,来自牡丹江市各条战线的文学艺术界代表欢聚一堂,共商文艺繁荣大计。开幕式上,牡丹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晶川强调,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改进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文艺工作的重大问题,积极创造条件扶持文艺创作,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文艺事业的浓厚氛围。希望文艺工作者围绕牡丹江跨越争先的大局,把握全市“文化引领、文化惠民、文化支撑”的文化建设方向,勇担历史使命、激发创业激情,写出宏篇巨著、绘出精美画卷、拍出美丽瞬间、奏出优美乐章、舞出美好人生,在服务发展、服务人民中彰显新作为。

省文联副主席计世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贺词。牡丹江市领导林宽海、沙广华、李玉刚、周景隆、葛民、王育伟、闫岩、侯鸿雁、张海华、张亮出席开幕式。牡丹江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沙广华宣布了《关于表彰牡丹江市第二届“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文艺突出成就奖”的决定》及获奖名单,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闫岩致开幕词,副市长张海华主持会议。

张晶川代表牡丹江市委、市政府,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与会文艺界代表和全市文艺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他指出,市第六次文代会以来的9年,是牡丹江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时期,我们经历了国企改制后的阵痛,出现过低速、低迷、低沉的局面,经过提振、起航,全市发展步入了快车道。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超越自我、激情发展的新阶段。牡丹江取得的发展成就,是全市280万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更离不开文化战线同志们的耕耘与创造。多年来,市文联团结带领各文艺家协会和文艺工作者,在建设文艺阵地、培养文艺人才、促进文艺惠民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被授予“全国文联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辛勤耕耘、感知生活、体验社会,推出了一大批文艺精品,为提升牡丹江的美誉度、改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牡丹江正处于跨越争先的大好时期,‘五城建设’的宏伟蓝图承载着全市280万人民的梦想,正需要文艺去为之讴歌。”为此,张晶川向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牡丹江求实创新的社会实践,为文艺工作者追求理想人生提供了绚丽舞台,希望大家以先进文艺作品引领时代风尚。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文化的凝聚和引领作用,着眼于以先进文化激励人们创新创业,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在全市倡导激情文化、落实文化、包容文化、传统文化;着眼于把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牡丹江具体化,引导全市上下广泛践行“三实两创”共同价值理念,“实”与“创”已经升华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着眼于构建牡丹江人的共同精神家园,深入开展了思想道德建设“六项引领行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涵养民心。希望大家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文艺创作方向,把握求实创新的时代特征,坚持以德润人、以文化人、以神聚力,自觉肩负起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希望大家秉持德艺双馨的优良传统,牢记社会责任,摒弃功利思想,克服浮躁之风,带头践行“三实两创”,当好真善美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希望大家从牡丹江厚重的文化底蕴中汲取营养,从“三实两创”、“六项引领行动”的社会实践中挖掘素材,热情讴歌牡丹江儿女建设美好家园的事迹和发展成果,共同唱响“风调雨顺牡丹江”。

二是牡丹江跨越争先的宏伟事业,为文艺工作者创意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希望大家以文艺精品佳作服务发展大局。牡丹江“五城建设”正在纵深推进,文艺工作者创作空间十分广阔。牡丹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镜泊湖的枪声》、《闯关东》等一批优秀影视作品在我市拍摄,如何依托旅游、生态资源创作文艺精品,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牡丹江是中国沿边开放大市,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艺是最能打动人的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文艺无国界,如何从地域文化、国际文化中汲取创作营养,使更多的文艺佳作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牡丹江的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城市面貌不断发生着新变化,如何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融入文化元素,彰显“滨水、园林、简约、现代”的城市风格;牡丹江正在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城市,如何把文化引入产品品牌和企业文化建设,彰显文化支撑产业发展的软实力等等,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创新实践。希望大家紧紧围绕牡丹江各项事业,潜心研究创作,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相融合,积极投身文化产业各个领域,精心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品牌和作品,在经贸合作“手牵手”、人文交流“心连心”中发挥独特作用,搅热牡丹江文化氛围,再创文艺新优势,实现个人事业发展与服务全市发展的双丰收。

三是牡丹江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文艺工作者彰显为民情怀提供了肥沃土壤,希望大家以利民惠民行动筑牢文艺之根。我们建设和谐幸福的牡丹江,文化惠民是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生活得更加愉悦。我们出台了“和谐幸福50条”,包含了很多文化惠民举措。近年来,我们建成了国际会展中心、中俄文化交流中心,加快推进博物馆、东北亚体育运动中心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项目,举办了镜泊湖旅游文化节、中俄龙舟赛等一系列会展文化活动,既提升了牡丹江的影响力,又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当前,我市人均GDP超过了6000美元,正向着人均GDP10000美元迈进。在这个阶段,人们从满足生存需要为主的物质消费向娱乐、休闲、文化、旅游等精神消费转变,文化消费需求更加活跃,人民群众更加追求生活的舒适性和精神的愉悦性。文艺工作者承担着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的时代重任。希望大家牢固树立文艺为民的创作意识,顺应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积极推动文艺工作“接地气”,促进文艺回归本源,把更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百姓。

张晶川要求,全市各级文联组织要把握市委中心工作大局,充分认清文艺事业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增强凝聚力、提升感染力,以文载道、以联聚力,创新工作方法,热心服务文艺工作者,真正把文联建设成文艺工作者之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作为。

会议要求,全市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坚守文艺理想,坚持崇高追求,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德,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自觉地担当推动牡丹江文艺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重任。要深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为“三大战略”、“五城建设”呐喊助威。要热忱反映牡丹江人民群众崇高的理想和美好的愿望,深入挖掘这片土地上人民的感人事迹和优良品质,积极歌颂他们拼搏有为的奋斗历程和激情盎然的时代风貌,努力用自己的艺术创造,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要不断攀登艺术高峰,追求艺术之美,不断提高思想境界,追求人格之美,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文艺家。

牡丹江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冯红向大会作了题为《团结进取 开拓创新 为牡丹江市文艺事业大繁荣大发展而努力奋斗》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牡丹江市第六次文代会至今已经九年时间,这一时期,也是牡丹江市经济社会跨跃式发展,本市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电视、曲艺、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百花齐放、蓬勃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本市文学艺术工作和文联工作在党的领导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文学艺术事业取得新突破、新成就的时期。牡丹江市文联连续六年被省文联评为优秀团体会员,2010年至今先后在全国文联主席培训班、全国文联组联工作会议上作了工作经验介绍,《中国艺术报》在全国第九次文代会期间刊发和推介我市文联工作,2012年被全国总工会、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授予“文艺工作者深入职工创作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13年,被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授予首届“全国文联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全国受到表彰的50个先进集体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文艺界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全市文艺工作者共同的荣誉。报告总结了九年来文联的工作,并提出了今后五年文联要扎实做好十项工作,一是要大兴理论学习之风;二是要繁荣创作丰富活动;三是要加强文艺品牌建设;四是要举办文艺惠民活动;五是要注重文艺人才培养;六是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七是要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八是要促进艺术资源整合;九是要运用市场谋求发展;十是要加强艺术之家建设。为进一步开创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新局面,为推动牡丹江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助推牡丹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市总工会代表群众团体致贺词。

会议听取、审议并通过了文联第六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修订了《牡丹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牡丹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届委员会及其领导机构。冯红当选为牡丹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届委员会主席,卜祥林、马滨、王文江、王哲、代英夫、宋梅梅、李鼎、陈庆吉、秦学、高峰、贾酝、韩润森、禇保军当选为牡丹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席。

会议结束后,牡丹江市文艺界进行了文艺汇报演出。

文联要闻 更多+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七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

5月12日,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暨七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省美协主席团成员,理事会及各艺委会成员,市地、行业美协负责人等100余人参会。

2025-05-12
臻艺天地
二维码
黑龙江省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