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文联与黑龙江日报联合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重要回信座谈会”

时间:2020-11-05

11月4日,由黑龙江省文联、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省戏剧家协会共同举办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座谈会”在线上召开。

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勉励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对传承发展好戏曲艺术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在我省文艺界特别是戏曲界引发热烈反响,大家倍感振奋。

座谈会上,来自我省戏曲界的老中青艺术家代表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既高度肯定了戏曲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又指出了发展戏曲事业的关键所在;既体现出总书记对繁荣戏曲事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殷切期望,又为我们保护传承发展戏曲文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为党的文艺工作者,深受鼓舞。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把贯彻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落实到龙江戏曲事业的传承发展上来,不辜负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不辜负时代的召唤和人民的期待,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创新传播理念、表达方式、技术手段,赋予传统艺术更多的创新,帮助传统文艺不断推陈出新。

大家还表示,要苦练真功,敬业精业,为扛鼎龙江戏曲事业振兴培育更多时代新人;深入基层,充分挖掘黑龙江地方特色资源,创作更多的讴歌龙江发展、展现地域特色、传播当代价值的优秀艺术作品,让戏曲成为人们感受黑土文化魅力的一个窗口。


【座谈会发言选摘】

创排更具龙江特色的大戏好戏



戴立然 省文联驻会副主席、党组成员、剧作家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既高度肯定了戏曲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又指出了发展戏曲事业的关键所在;既体现出总书记对繁荣戏曲事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殷切希望,又为我们保护传承发展戏曲文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为党的文艺工作者,我也和大家一样,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黑龙江是戏剧大省,戏曲艺术底蕴丰厚、绚丽多彩,精品迭出。尤其是近年来,不仅创作推出了龙江剧《鲜儿》、评剧《半江清澈半江红》、京剧《奇女无容》等一批优秀作品,同时还开展了“戏剧小梅花展演”“龙江名家名票展演”等戏剧品牌活动和“戏曲进校园”“戏曲进社区”“戏曲快闪演出”等一系列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在今后的工作中,全省的文艺工作者,尤其是戏曲艺术家们,将把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落实到龙江戏剧事业的传承发展上来,绝不辜负总书记的殷切希望,绝不辜负时代的召唤和人民的期待,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创新传播理念、表达方式、技术手段,更好地赋予传统艺术新精神,帮助传统文艺不断推陈出新。同时,省文联也会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团结引领广大艺术家和戏曲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抓住重要节点,围绕主题主线,创排一批更具龙江特色,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大戏好戏,为戏曲文艺传承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将毕生技艺传与龙江剧后人


白淑贤 省戏剧家协会荣誉主席、著名龙江剧表演艺术家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中说: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这句话点明了戏曲事业的文化传承关键是人的传承,这让我们老一代、新一代戏曲文艺工作者心里倍感温暖、喜悦和振奋。

的确,戏曲的传承关键在人。从龙江剧这个新生剧种发展来看,龙江剧所取得的成绩归根结底就是抓住了一个“人”字。人是戏曲文化的载体,也是传承的主体,只有抓住人的培养,我们的事业才能后继有人,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才能将我们传统戏曲文化瑰宝传承和发扬光大。

总书记信中激励中戏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也是对中国戏曲界所有文艺工作者的激励和期许。心之诚诚,目光殷殷,充满了寄托,感人肺腑。我虽然已离岗,但为了传承龙江剧,我还要老骥伏枥,为龙江剧贡献一份余热。

近两个多月来,我们龙江剧精品三部曲之一《双锁山》正在紧锣密鼓重排中,准备冲刺参评第八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我要把我一生积累的技艺传承给下一代,为戏曲传承、为龙江剧传承,为黑龙江省地方舞台戏曲艺术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努力激发戏剧创作的生机活力


艾平 省戏剧家协会主席、齐齐哈尔市话剧团书记、团长

习近平总书记10月23日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殷切寄语,充分体现了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

作为戏剧工作者,我们要努力激发戏剧创作的生机活力。我们要深入基层,发挥各艺术门类的优势,充分挖掘黑龙江地方特色资源,创作更多的讴歌龙江发展、展现地域特色、传播当代价值的优秀艺术作品。戏剧创作需要不断革故鼎新,才能获取持久的生命力,要树立“大市场”的发展理念,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文化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让百姓真正感受到文化惠民带来的幸福感。

戏剧事业,其“器”在人。戏剧事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归根到底要培养和积蓄人才。我们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戏剧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要积极探索“组建大师班,鼓励师带徒”的培养模式,聘请省内外演艺界名家,对基础条件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演员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个性化培养。

戏剧事业的发展空间最终取决于人才的宽度和厚度。我们积极倡议全省戏剧工作者,在坚守高尚的职业道德的同时,一定要苦练真功,敬业精业,成为扛鼎龙江戏剧事业振兴的时代新人。


切实履行好人才梯队带头人义务


王向阳 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评剧艺术中心国家一级演员

作为一名戏曲工作者,我们要以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扬戏曲艺术,履行戏曲人的责任与担当。

我是一名评剧演员,传承发展评剧艺术是我的使命。在未来的工作中,我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开展艺术创作,塑造出更多有温度、有格调、有筋骨、正能量的艺术形象,用评剧的形式把党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心里。

同时,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培养后备力量,为评剧艺术输送新鲜血液责无旁贷。一方面,我要继续加大对青年演员的培养力度,履行好人才梯队带头人、非遗传承人的义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传承”,将自己的舞台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切实提升青年人的演唱能力和表演水平,培育出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准、德艺双馨的评剧表演人才。

另一方面,我会继续努力做好评剧普及工作,走进高校,在青年人中播下热爱评剧的种子,为评剧艺术的进一步传承普及奠定坚实基础。为了加强评剧传承力度,我所在的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即将与伊春市文化局群众艺术馆联合建立评剧非遗基地。


创新传承创作更多优秀作品


李雪飞  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龙江剧艺术中心副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一字一句都说到我们戏曲人的心里。

总书记说,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我作为黑龙江省地方戏曲龙江剧的一代传承人,深深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重要性。中国戏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靠一代一代的戏曲人传承的。戏曲院团只有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戏曲事业才能后继有人,才能不断发扬光大,才能不断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

总书记信中激励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也是对中国戏曲界所有文艺工作者的勉励和期望。作为龙江剧一代传承人,我深感身上所肩负的文化重任。

去年,我们龙江剧新创排的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九腔十八调》和观众见面并举行了全省巡演,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好评。眼下,龙江剧精品三部曲之一《双锁山》正在紧锣密鼓重排。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的另一部大型龙江剧《木兰花开》现已进入前期投排阶段。我们龙江剧演职员将加倍努力,争取以最饱满的状态、以最好的成绩,为龙江剧传承、为黑龙江省地方舞台戏曲艺术续写新的篇章。


坚守戏曲美学弘扬优良传统


马佳 省戏剧家协会理事、省京剧院艺委会主任

作为一名戏曲工作者,应该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回信为航标,不忘初心使命,始终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的要求,将守正创新作为目标,不断奋进。这就要求我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戏曲美学,弘扬优良传统。我作为黑龙江京剧院人才梯队领军带头人,最重要的是扎实打好基本功,做好技艺的传承。戏曲讲究口传心授,需要人来传承,所以我们要先做好自己本身,把基础打好,把优秀经典剧目传承下去,做到德艺双馨,继往开来。

同时,我们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不遗余力地去普及戏曲。要深入大学、工厂等场所,把国粹延展开来,成立业余戏曲团体,展开教学辅导工作,通过实践和演出,把民族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京剧。

我们要把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转化为戏曲发展建设的强大动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在普及和剧目传承中,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戏曲艺术人才,为繁荣发展中国戏曲事业作出新的卓有成效的贡献。


(以上内容部分来源于黑龙江日报)

文联要闻 更多+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七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

5月12日,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暨七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省美协主席团成员,理事会及各艺委会成员,市地、行业美协负责人等100余人参会。

2025-05-12
臻艺天地
二维码
黑龙江省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