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6
肖新平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推动黑龙江美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价值导向,人民至上、服务人民的根本立场,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品格以及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的精神使命,厘清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并在此基础上从逻辑理路和实践向度两个方面探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黑龙江美术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法,以期更好地助推黑龙江美术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使新时代黑龙江美术成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引擎。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美术;高质量发展;文化自信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
(一)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价值导向
习近平文化思想确立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其以坚定的自信、自立、自觉为基础,使全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持续增强,形成了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内在凝聚力,成为推动民族延续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因此,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导,用“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根本上不断夯实和巩固文化主体性,提升中华文明在世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以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和“两个结合”的科学规律,构筑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实现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在新时代巍然屹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所强调的:“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①
(二)人民至上、服务人民的根本立场
人民,是贯穿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主线和关键主题,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人民至上、服务人民既是新时代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的实践原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基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文性情怀,把服务人民、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为新时代文化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动力,也打开了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广阔空间。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造福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坚持人民至上根本立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品格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品格和认识规律的高度概括。它不仅是对中国传统“体用论”的继承和发扬,也是我们推动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指南。在新时代文化建设和文化工作布局上,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的“体用贯通”思想表明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和结合创新,“明体”意在“达用”,体现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所具有的功能和属性的良性互动。踏上新征程,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中展现出“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四)开放包容、守正创新的精神使命
开放包容、守正创新既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底色,也是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提升对外学习吸纳能力,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吸收有益成果。这种开放的心态有助于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开放包容体现在对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的尊重和接纳上,守正创新则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新文化的探索和创新,揭示了中华文明独特的包容性、创新性、发展性和互动性,具有兼收并蓄的宽广胸怀和固本拓新的格局气象。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黑龙江美术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
(一)坚定文化自信与赓续民族精神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能够激发艺术家们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和时代感的作品。这种自信不仅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更体现在对现代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上,从而推动黑龙江美术创作不断向前发展。赓续民族精神意味着艺术家们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精神,通过美术作品传递出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尊重。这种精神能够激发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使作品更具深度和内涵,也能够让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因此,作为美术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坚定文化自信,赓续民族精神,把美术创作置于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推动黑龙江美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原则。这一原则强调了美术创作应紧密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审美,以人民的生活、情感、理想为创作源泉,通过艺术的形式和手法,表达人民的心声,反映人民的情感,弘扬人民的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②。艺术创作要与人民群众之间紧密联系,深入人民生活实践,洞察生活本质,把握时代脉动,领悟人民心声,了解本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将本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融入作品中,展现出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创作出符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具有中国特色、时代气息、龙江风格的优秀美术作品。
(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延续,更是对美术创作内涵与深度的丰富与提升。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黑龙江美术创作的灵感源泉。黑龙江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艺术传统,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为美术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灵感。通过深入挖掘和研究传统文化元素,艺术家们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的美术作品。其次,有助于提升黑龙江美术创作的品质和价值。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审美标准等,这些都是美术创作的重要参考和借鉴。通过借鉴传统文化的精髓,艺术家们可以在创作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使作品更具深度和厚度,提升作品的品质和价值。最后,有助于推动黑龙江美术创作的创新与发展,探索出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美术创作道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四)以守正创新的精品力作培根铸魂
精品力作是守正创新的直接体现。在黑龙江美术创作中,这种理念得到了生动的实践。艺术家们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了一批批具有独特魅力和时代感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黑龙江地域特色的美丽风光和深厚文化底蕴,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同时,艺术家们创作出既具有时代感又能够传承经典的作品,为黑龙江美术创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培根铸魂是守正创新精品力作的最终目的。通过创作优秀的美术作品,艺术家们可以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创造力,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对于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之,用守正创新的精品力作培根铸魂是新时代美术创作的重要方向和目标。我们应该继续坚持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黑龙江美术创作不断向前发展。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黑龙江美术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向度
(一)展现地域特色与文化资源 助推黑龙江美术创作实践进程
艺术作品的神奇魔力,来源于创作者对文化根性的深刻理解与创造性表达,也来源于对美持之以恒的追求,美术作品表现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成为展现黑龙江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展现出了饱含历史厚度、思想深度、时代温度与艺术高度的创造面貌与实力水平。再者,地域性绘画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承载着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命。它们通过艺术的形式,将地域文化的精髓和特色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给人民群众,增强了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因此,文化自信意味着对本地文化的深度认同和自信,这种自信能够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热情,推动他们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内涵,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美术作品。
(二)美术与现代化产业相融合 推动黑龙江美术事业继往开来
让面向未来的新时代全学科型的“大美术”成为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现代审美与艺术设计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不可替代作用。③美术与现代化产业的融合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发展趋势。通过加强跨界合作和创新实践,推动美术与现代化产业的深度融合。用美术赋能新增长点,促进经济增长、助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化产业的技术和创新也为美术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此外,通过加强美术与文化产业的合作,可以共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用艺术品质和人文精神为布局未来产业注入持续动力。
(三)加强学术研究与展览赛事举办 促进黑龙江美术传播交流互鉴
学术研究是探寻艺术根源、揭示艺术规律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黑龙江美术的深入研究,不仅意味着对其历史脉络的梳理,更包括对其独特艺术语言、审美取向和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进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地域性的艺术传统,为黑龙江美术的发展提供学理支撑。展览赛事是展示艺术作品、传播艺术理念的重要平台。通过举办各类美术展览和赛事活动,可以直观地呈现黑龙江美术的创作成果和艺术风采。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第十四届黑龙江省美术作品展览”,呈现出鲜明的地域风貌、厚重的人文关怀以及强烈的时代精神,展现了新时代以来黑龙江省美术创作的新风貌、新成就,也反映了广大美术工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了艺术家的情怀和美术创作的力量。因此,加强学术研究与展览赛事举办在促进黑龙江美术传播交流互鉴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深入挖掘与传承、展示与传播、互动与融合以及拓宽传播渠道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让黑龙江美术的魅力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为推动黑龙江地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四)培育德艺双馨的美术工作者 助力黑龙江美术高质量发展
人才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④鼓励艺术家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这要求艺术家们不断创新创作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还要注重培养青年艺术家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他们成为推动美术事业发展的生力军。美术工作者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其道德品质对作品的影响至关重要。应加强美术工作者的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和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艺术观,使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能够坚守道德底线,传递正能量。因此,培育德艺双馨的美术工作者是推动黑龙江美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可以通过加强道德教育、提升艺术素养、搭建展示与交流平台以及完善激励与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努力,培养出一批既具有高尚品德又具备卓越艺术才能的美术工作者,为黑龙江美术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结论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黑龙江美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遵循和实施路径。作为美术工作者,我们应该深入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和萃取题材,创作引领时代风气、提升艺术审美、振奋民族精神的精品力作,助力黑龙江美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注释:
①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3(09):8.
②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7页。
③ 林茂《关于推动美术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融合的提案》,《美术研究》,2024(02):4.
④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0页。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文联要闻 更多+
5月12日,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暨七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省美协主席团成员,理事会及各艺委会成员,市地、行业美协负责人等100余人参会。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