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主题征文(文学艺术类)选登】新时代文艺精神下的“北疆文化” 重塑与价值重构

时间:2024-11-26

孟雪


提要:本文探讨新时代文艺精神对“北疆文化”重塑与价值重构的影响。通过挖掘历史底蕴、展现多元特性与创新文艺实践,“北疆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彩,不仅弘扬了民族精神,还推动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文章认为,新时代文艺精神是“北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支撑,为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提供了广阔机遇。在新时代背景下,文艺精神作为文化发展的灵魂,对于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在新时代文艺精神引领下,“北疆文化”如何经历重塑与价值重构,进一步彰显其独特魅力与时代价值。

关键词:新时代文艺精神;北疆文化;重塑;价值重构;多元特性


一、新时代文艺精神的内涵及其对地域文化的引领作用

在新时代背景下,文艺精神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仅关乎艺术和美学,更承载了引领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这种新时代的文艺精神,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引领作用,为地域文化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时代意义和内涵。以军垦文化为例,这一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新时代文艺精神的引领下,正逐渐从历史的尘封中走出来,焕发出新的生机。军垦文化所蕴含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新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通过文艺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军垦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得以广泛传播,激励着人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奋斗。与此同时,新时代文艺精神对地域文化的引领作用还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上。它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特色,以现代的艺术手法和创新思维进行再创作,使地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这种引领作用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更能够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为文化自信的建立提供坚实的支撑。此外,新时代文艺精神还强调文艺作品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它要求文艺作品不仅要追求艺术价值,更要关注社会价值,通过艺术的力量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进步。在地域文化的挖掘和弘扬中,这种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尤为重要,它促使文艺工作者以更加严谨和负责的态度去对待地域文化,确保其得以正确、全面地展现和传播。新时代文艺精神对地域文化的引领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能够深入挖掘和传承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能够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为文化自信的建立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而这种引领作用也是双向的,地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也为新时代文艺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素材。

二、“北疆文化”的历史底蕴与多元特性

(一)“北疆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

“北疆”这一概念,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界定,更是一个历史与文化的交汇点。它横跨广袤的土地,见证了多个民族的兴衰更迭,承载了无数英勇与智慧的故事。从古至今,北疆地区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文化积淀之深厚,历史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在历史的长河中,北疆地区一直是多民族聚居的重要区域。匈奴、鲜卑、突厥、蒙古、达斡尔、回族等众多民族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这些民族在长期的交流与融合中,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他们的语言、文字、艺术、宗教、风俗习惯等,都成为了“北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了这一地域文化以深厚的历史底蕴。此外,北疆地区还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在这里相遇、碰撞、融合,孕育出了独特的“北疆文化”。农耕文化的细腻与游牧文化的豪放,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共同构成了北疆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风貌。

(二)“北疆文化”的多元特性

“北疆文化”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多元性。这种多元性不仅体现在民族构成的多样性上,更体现在文化内容的丰富多彩上。在北疆地区,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形式,这些不同的文化元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北疆文化”这一绚丽多彩的文化画卷。其中,游牧文化、军垦文化、红色文化,还有嫩江“库勒节”文化等等都是“北疆文化”中最为鲜明的特色之一。北疆地区的广袤草原和独特地理环境为游牧民族的生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思想观念。这些独特的游牧文化元素,如蒙古长调、马头琴音乐、摔跤、射箭等,不仅丰富了“北疆文化”的内涵,也使其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与此同时,长城文化也是“北疆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古代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防线,长城见证了北疆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民族融合。长城的雄伟壮观与沿线众多的关隘、城堡、烽火台等军事设施,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都为“北疆文化”增添了浓厚的历史色彩和神秘魅力。总的来说,“北疆文化”的多元特性是其独特魅力的源泉。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不仅促进了北疆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也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多样性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北疆文化”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目光,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之一。

三、新时代“北疆文化”的重塑与价值重构

(一)历史底蕴的再现与创新实践的融合

在新时代背景下,“北疆文化”正迎来历史底蕴的再现与创新实践的融合。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复古或者盲目的创新,而是在尊重历史和传统的基础上,通过现代视角和手法,对“北疆文化”进行深度的解读和再创造。例如,军垦文化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北疆地区深厚的历史记忆,还展示了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军垦精神。我们通过举办军垦文化节、创作军垦题材文艺作品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这种精神的伟大。同时,我们也注重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运用新媒体技术,打造线上线下的互动体验,让军垦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北疆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创新,为地区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总的来说,历史底蕴的再现与创新实践的融合是“北疆文化”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二)民族精神的弘扬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

在新时代背景下,“北疆文化”正经历价值的全面重构,这不仅关乎民族精神的弘扬,更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北疆文化”深深植根于辽阔的北疆大地,其核心在于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传承与展现。红色文化,这一“北疆文化”的璀璨明珠,蕴含着深厚的革命历史和崇高的革命精神。当我们追溯红色文化的源头,重温那些为国家和民族英勇斗争的历史瞬间,我们不仅能够铭记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更能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激发全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爱国热情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此外,“北疆文化”的多元性为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空间。在全球文化交融的今天,我们应当深入挖掘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新和创意,将“北疆文化”的魅力展现给世界。这不仅能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更能为地区带来经济上的繁荣和发展。因此,推动“北疆文化”的全球化传播,既是对外展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新时代文艺精神为“北疆文化”的重塑与价值重构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深入挖掘历史底蕴、展现多元特性、创新文艺实践与传播方式,“北疆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展望未来,“北疆文化”将继续在文艺精神的引领下,为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增强文化自信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以“北疆文化”为题材或背景,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注释:

① 《本期导读》,《阴山学刊》,2024, 37 (02): 6。

② 邢晶, 刘波《智媒时代北疆文化的传播创新》, 《阴山学刊》, 2024, 37 (02): 8-13。

③ 包银山《北疆文化建设的价值指引与路径选择》,《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4, 45 (02): 23-30。

④ 刘志彧《北疆文化在构建中华文明统一性中的历史意义》,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 45 (02): 31-37。

 

(作者单位:中共嫩江市委党校)


文联要闻 更多+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七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

5月12日,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暨七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省美协主席团成员,理事会及各艺委会成员,市地、行业美协负责人等100余人参会。

2025-05-12
臻艺天地
二维码
黑龙江省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