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1
伊春市文联积极拓宽志愿服务新路径,将文艺志愿服务作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新期待的重要手段,坚持建机制、塑品牌、树形象、展亮点,架起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为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时代风尚注入不竭动力。
“小队伍”凝聚起来形成“大能量”
紧扣“做人的工作”这一任务,聚焦生产创作优秀作品这一中心环节,坚持将“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2023年1月,伊春市召开文艺志愿者协会一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会上通过了《伊春市文艺志愿者协会章程》,制定了《伊春市文艺志愿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整合社会资源,探索建立志愿者意外保险、物质奖励政策,努力实现文艺志愿服务经常化储备、规范化管理、常态化服务、品牌化培育、项目化配置、信息化支撑、社会化运作。
目前,伊春市组建“百花齐放志”文艺志愿服务大队1个,党员、巾帼、青年等服务分队5个,组织10个文艺家协会组建文艺志愿服务队伍,吸纳社会志愿服务队伍2个,命名文艺志愿服务工作站3个、实训基地4个、学雷锋合作单位5个,形成了覆盖广泛、上下联动、规范有序的工作网络。围绕省志愿服务平台团队系统、个人系统操作方法以及“龙江志愿”公众号,强化个人注册、活动报名、活动签到、团队登录、组织登录操作方法的常态化培训,确保各项活动规范化开展。协会先后荣获省市级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市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等称号。
“小活动”累积起来打造“大品牌”
在完善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的基础上,伊春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突出伊春市“五进”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广泛动员各文艺家协会、文艺工作者及志愿者,依托学校、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以未成年人等为主要服务主体,以传承弘扬优秀文化为主要价值导向,推进文艺进校园、进阵地、进生活、进组织、进心灵,做到“群众在哪里,文艺志愿服务就到哪里”。
在伊春市中心区6所小学全覆盖打造“文艺进校园4个1”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开设美术、书法、音乐、舞蹈、口才等课程15门,义务授课400余场次,受益学生5万余人次。举办青少年美术书法作品大赛,征集书画作品289件,择优制作文化展板2000个,用于文化楼道建设。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寻红色之根·觅绿色之旅”研学公益实践活动,接受红色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使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面向青少年开展“写好中国字、讲好中国话、读好中国诗、唱好中国歌、做好中国人”系列志愿服务活动20次。指导成立“小松树小小文艺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开展儿童专场文艺志愿服务演出20场次。加强未成年人关爱呵护力度,积极培育“希望同行”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募捐、书画作品义卖募集资金3万余元,帮扶困难家庭学生25名。同时,面向机关义务讲授礼仪、书法、志愿服务等课程,开展书法公益课堂12场。
“小载体”汇聚起来发挥“大成效”
老百姓喜欢就是最大的褒奖。为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伊春市积极创建市文联“六单”志愿服务机制,通过建立“文联亮单、群众点单、文志协派单、志愿者接单、文志协跟单、社会评单”一体式的服务方式,实现文艺志愿服务供给和需求信息的精准对接。
如何让优秀文化深入人心?“到人民中去”是关键。以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开展进乡村文艺演出4场、美术书法进乡村活动3次。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如火如荼,开展专题辅导、文艺支教、文化扶贫等系列学雷锋活动800场次,开展“到人民中去”文艺演出活动45场,织密全市文艺志愿服务一张网。
不断扩大宣传,让文艺志愿服务深入人心、广为人知。利用伊春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发布新闻稿件43篇、视频62个,其中《伊春市丰富多彩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让过年更有文艺范》《文艺志愿服务“五进”助力未成年人成长》等被“学习强国”、“中国文艺志愿者”公众号采用。强化典型宣传,伊春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先后获得省市多项荣誉,会员中458人获得国家和省、市奖励和嘉许,其中1人获“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3人获省级“优秀志愿者”称号,并不断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其优秀事迹,引导、带领更多的文艺工作者加入文艺志愿者行列。
来源:伊春市文艺志愿者协会
文联要闻 更多+
5月12日,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暨七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省美协主席团成员,理事会及各艺委会成员,市地、行业美协负责人等100余人参会。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