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际交流 |“城市舞绘”: 有人的地方就是舞台

时间:2022-11-11

“城市舞绘”黑龙江省舞蹈影像网络展演,用舞蹈的方式,展现城市风土人情、诠释城市文化符号、歌颂城市文化生命力……人类本就是自然的造物,用肢体去描绘自然,又在人眼的注视下,便仿佛自然风光拥有了人的感情;人也是缔造自身历史文明的客观主体,用肢体去表现历史情怀,在肢体的腾跃和勾勒下,历史仿佛有了人的轮廓;人更是高楼琼宇的建设者,舒展于大街小巷的身姿,使城市建设有了人的温度。情怀是抽象的,希望是抽象的,美是抽象的,音乐是抽象的,舞蹈也是抽象的,用抽象的音乐和舞蹈,去表现抽象的人文情怀,则有着包罗万象的延展力,观众见仁见智,自由自在地从这些舞姿、旋律还有镜头中,获得无尽的遐想,对黑龙江这个满溢着人文主义浪漫的地方,涌出深深的向往和喜爱。

周方今

“城市舞绘”舞蹈影像网络展演作品有别于一般传统的舞蹈呈现形式。主旨上,它是舞蹈与城市的结合;舞蹈类型上,它包罗万象,可以是现代街舞、民族舞、民间舞、芭蕾舞、少儿舞,甚至可以是演员看似随意的肢体动作。舞台更是跳出了传统的概念,可以在市中心的街道,在郊外的草原,在教堂、大桥、咖啡馆……在城市的任意一个角落,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舞台。在呈现方法上,它不是简单记录,而是大胆借鉴电影镜头的叙事方法,摄影、摄像,甚至航拍技术,通过远景、近景、特写、空景的处理全方位呈现舞蹈的艺术之美,并运用视频剪辑技术与一定特效技术组织画面语言,在完整的舞段中大量穿插景物或人物镜头,为作品添加信息量,由此形成极强的跳跃感与视觉冲击。“城市舞绘”是舞蹈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的结合,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是一种新锐的艺术表现形式,值得借鉴。

李佳繁

“城市舞绘”作为一个城市宣传片,结合了舞蹈与影像“双语汇”的艺术创作,将舞蹈作为载体,用影像赋分,描绘城市的温度。全片篇幅不长,分成若干个片段。虽然舞种不一,表达的主题不一,但思想是一致的,每个片段都在同一种影像叙事风格之下,透过镜头,宣传美丽黑龙江,表达青春对生命的态度。看得出年轻的创作者们在对每一个镜头及画面的捕捉上都付出了精益求精的态度,以独特而多维的视角展示着城市的方方面面。不论是画面的选取、镜头的走位还是光线的表达,都将舞者融入场景,使动与静相结合、相呼应。其中一个单元,少儿舞《彩虹》,身着彩虹衣,嬉戏在音乐家雕像下的孩子们,以灿烂的笑脸为哈尔滨迎接明天的太阳,他们在城市间欢快地起舞,与最后那抹呼之欲出的彩虹相交辉映……舞者的灵动穿梭和导演精心设计的视觉构图,让观众通过镜头感受到浓浓的青春的质感,影像的魅力也正是在这里!

章琳

刚刚通过在手机欣赏了《城市舞绘》舞蹈影像网络展演,被其质朴但又唯美的画面深深吸引,像电影胶片质感般的影像视觉冲击,让人久久回味。相较于以舞台表演为主,借助灯光、道具将其包含的内容和情感向剧场观众表达出来的方式不同,“舞蹈影像”这一新锐艺术表现形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艺术表现力方面,能更满足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对舞蹈艺术的审美需求。哈尔滨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冰城”“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的美称,整个影像分为序及十个独立的舞蹈故事,紧紧围绕对这座城市的描绘进行音乐、舞蹈、城市地标建筑等与影像的融合,其镜头切换自然流畅,主题鲜明,剪辑着重于突出舞者的肢体语汇和情感表达,并不过分炫技,画面温馨且浪漫,直抵人心,让人忍不住又将重播键点开再细品。

曾湘玲

“城市舞绘”舞蹈影像通过不同的舞蹈,不同的表演者,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视角,辅以音乐的渲染,共同用舞蹈描绘出了一座美丽的北方城市——哈尔滨。他们以火红的色彩、柔美的双人舞描绘出日出时分、万籁俱寂的哈尔滨;以动感的街舞、晨练的市民描绘出万物苏醒、充满活力的哈尔滨……这里生态自然景观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里充满童真和幻想。这里有一群因为工作不断奔波、不停忙碌的年轻人,在相同的兴趣爱好下偶然相遇、暗生情愫。蜿蜒曲折的松花江静静流淌,见证着青年男女的爱情若即若离、逐渐升温。深夜雪中的哈尔滨,城中随处可见的老式建筑,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也给人一种怀旧感;但正如新老交替,传承至今的东北秧歌,那是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的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更是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东北人民的真实写照,让人忍不住地畅想未来。正因如此,才有了今天的哈尔滨,相信未来这座城市还会更加美好。

陈俊达

以舞之名,绘城市新景。“城市舞绘”运用了民族舞、拉丁舞、少儿舞、秧歌等多种舞蹈形式以及影像形式,以充满现代感的气息进入大众文化视野。他们根据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特质进行策划创意,如建筑、社区、自然环境等。开篇《映雪红珊》便是千里冰封,北国风光!两位身着红纱的姑娘似一株株绽放的红梅,在雪地冰雕里嬉戏,与映照着洁白天空的苍茫大地形成反差。耳边传来悠扬婉转的提琴声,于是,舞,乐,与诗样意境,将这一方水土以雪为友、以雪为伴的生活方式缓缓吟唱。舞者纯净的情感在纷繁的落雪中得到了释放,任思绪肆意流淌,似飘雪撒在苍茫大地,融化在观众心间。纯美的意境,和谐的生态,给这个城市带来无限生机与希望,镜头里的舞蹈使我们对这个城市有了全新的认识。

郑莉

哈尔滨“城市舞绘”舞蹈短片昨夜亮相网络平台,让疫情困住脚步的人们艺术云游哈尔滨。在简介中提到了舞蹈、影像、音乐、建筑等关键词,接近半个小时的观看确实也感受到了创意方满满的信息量:“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现代艺术馆、教堂、俄罗斯建筑、哥特式楼宇、中央大街、原始森林、冰雪世界、现代交通布局和各种年龄阶层、不同职业的人们……尤其是开场冰雪上的舞蹈优雅中带着浪漫的梦幻色彩,音乐也是非常棒的;随后出现的森林和仿生舞蹈应该是试图表达人和自然的和谐、艺术殿堂和缤纷少年也许是表达活力和希望;再到都市白领和城市,有奋斗、有爱情的味道,创作意图很明确很明显。可是这种明确却给我带来一丝苦涩,我仿佛能听到甲方对创作方又多又明确的要求,在如此多的信息点、关键词之后也许还会加上一个出圈、爆款、艺术性的要求。于是就出现这样一个大而全,杂且无重点,每个章节风格不一、审美不统一、音乐没有连贯性,说明性远远大于艺术性的作品;不知道出圈或者爆款可能性大不大,作为观众我们可以观望一下。由此我不禁感叹于冬奥会开幕式导演化繁为简的艺术造诣,能做到文化和意境浑然天成是多么难能可贵。当然还有河南卫视不断出圈的视频,每一部讲述一个主题,用艺术的极致美感和科技、影视手段相结合产生出全新的审美,反而让人流连回味。共勉。

李薇薇

“为什么要跳舞?”因为一座城市。于是,舞蹈成为城市的影子。不管在哪里我们都可以看到,镜头下有一群舞者在用身体讲述着他们家乡——哈尔滨这座城的故事,她就是“城市舞绘”黑龙江省舞蹈影像网络展演。在飞快掠过的作品中,我仿佛看见了皮娜的影子,她的纪录片中以真实空间、公共空间为舞台的舞蹈,和影像化再创作后的另一个“舞蹈剧场”。从清晨到日落,从春夏到秋冬,镜头以解构——重构——再创造的创作思想,跟随舞者扫描,在美的韵律与节奏中传递“现代”人与城市的一呼一息,呈现跨界时代的另一种舞蹈叙事样式。《松花江》以意象的手法将东北秧歌语汇进行现代转化,在轻轻的哼吟中散发出来自母亲怀抱的芳香,象征生生不息。在《映雪红珊》《寻鹿》《下雪哈尔滨》《步履不停》……中舞者们集体为家乡打卡,将城市景观串连成一幅“美丽哈尔滨”的广阔长卷,让人们在深厚的历史中感受勃勃生机。这就显出了她的意义,以当代空间与当代人的关系为母题,以舞蹈+影像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以城市文旅宣传为目的,整体策划,预示着文旅的未来必以年轻态的表达领航。

谢雨

来源:湖南省艺术研究院

文联要闻 更多+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七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

5月12日,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暨七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省美协主席团成员,理事会及各艺委会成员,市地、行业美协负责人等100余人参会。

2025-05-12
臻艺天地
二维码
黑龙江省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