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3
冯达(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2022年10月17日上映的《那山那海》从近年来同类扶贫题材电视剧中脱颖而出,是主旋律电视剧进一步拓展的代表性作品。一方面,《那山那海》首播当日表现亮眼,创下近期央视一套电视剧的收视新高,深受观众喜爱;另一方面,既是国家广电总局脱贫攻坚重点电视剧,也是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献礼剧,服务于新时代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新愿景。该剧以其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真切质朴的故事、史诗性的宏大叙事以及现实主义的影像风格讲述了畲族人民在农村脱贫改革治理的时代浪潮下消除贫困、艰苦卓绝的奋进历程。《那山那海》的创造性与丰富性,不仅体现为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整体视野中来讲述“扶贫”故事,关键是将目光聚焦于革命老区的少数民族——畲族,既呈现了畲族的文化特色、民族风貌以及风土人情等鲜明的在地性特征,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少数民族的话语空间,又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对于实现全民族“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那山那海》讲述当代中国农村反贫困具体实践的同时,承续并深化了关于改革开放的题材叙事,又紧贴主流意识形态的询唤与要求,力图“讲好中国故事”,为主旋律电视剧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电视剧《那山那海》在人物主体塑造方面,避免了以往农村题材主旋律电视剧创作中“人物塑造的标签化、脸谱化、本质化”的创作弊病,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畲族聚居的观风寨脱贫致富的历史语境中来形塑故事主体,将个体的奋斗发展与地区乃至国家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剧中主要刻画了有血有肉、性格饱满的雷恒水、雷铨水和雷德水三兄弟,以及扎根农村致力于农村改革治理的基层党员干部陈越。着力表现了在脱贫攻坚中无私奉献、心系家乡的先进个体,强调了他们不畏艰难、敢为人先、坚定信念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决心与气魄。如剧中毅然走出大山、奔向大海的畲族企业家雷恒水,成立以村民为主体的集体企业,带领畲族群众共同致富。此外,还凸显了党的基层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模范和领导作用,肯定并强调政府扶贫人员的主体价值。扎根基层的党员陈越,能够准确理解并践行脱贫攻坚的扶贫政策,合理解决村民对于扶贫工作的误解与质疑,用实际行动带领村民成功脱贫致富,证明了扶贫工作的合理性与优越性,展现了新时代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与模范精神。
在叙事方面,《那山那海》较于近年同类题材的“扶贫叙事”模式实现了突破和创新。该剧采用了双线叙述的叙事策略,形成了双线并置、交错发展的叙事效果,描写了畲族人民于山海之间脱贫致富的两种选择与不同路径。一面是山上安土重迁的畲族村民开山修路、旅游开发、种植养殖,谋求脱贫之路;另一面以海为生的海民养殖红膏蟳、大黄鱼育种养殖,探索致富之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始终是贯穿全剧脱贫致富的关键理念。该剧仅用28集的时长,讲述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时间跨度长达近40年的反贫困的真实故事,以雷家兄弟三人不同的命运选择为起点,以时代变迁为叙事脉络,记录了闽南畲族地区的山乡巨变。剧中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结构恢宏,但叙事有条不紊、娓娓道来。可以说,《那山那海》找到了一种有效讲述脱贫攻坚题材的叙事方式,构建了讲述乡村变革与民族及国家之间复杂关系的“宏大叙事”。作品描绘了海湾乡观风寨长达四十年脱贫攻坚、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艰辛探索,较长的时间跨度也彰显其深厚的历史纵深感,进而衍生出一种史诗质感,体现了扶贫电视剧极具特色的当代史诗品格。
《那山那海》的美学作用在于通过镜头语言呈现了中国闽南地区的地理风貌以及畲族人民的生活形态。作品通过一些大远景、远景和全景镜头画面展现了闽南地区雄奇、壮丽、多元的地域风景。尤其是奇崛险峻的群山与波澜壮阔的大海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呈现了一种更为粗砺、壮美的原生态自然空间,把山海风光的视觉表达建立在“扶贫叙事”的基础之上。在人物语言方面,《那山那海》大量使用畲族方言来契合人物形象与故事情景,日常化地方语言的使用提升了作品的地域文化特征与真实效果,充分挖掘了方言在角色塑造、情境建构、情感表达方面的功用与优势。特别是观风寨中的村民,诸如雷恒水、雷铨水以及雷母,几乎都用当地的“土话”,与当地环境、人物角色、故事情境和谐统一。方言这一本土化、通俗化的语言形式增强了对话的趣味性,营造质朴真实的氛围环境,陌生化的语言也给我们带来新鲜的观剧体验。此外,剧中人物的服饰化妆、日常饮食、风俗习惯都展现了畲族独特的文化特征、民俗风情和民族特征。方言的运用以及对畲族风俗文化的关注都体现了《那山那海》创作团队自觉的美学追求。
《那山那海》是近年来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的又一现实主义力作,讲述了观风寨雷家三兄弟带领畲族群众摆脱贫困,建设和谐美好生活的时代故事。该剧集思想性、时代性、艺术性于一身,既具体阐释了党和国家“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战略政策,又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于脱贫致富的共同愿景与诉求。同时,为以后扶贫题材的创作提供了许多创造性的理念思路与艺术经验。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乡土文学与农村建设运动关系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ZD262)
本文是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和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推出的“献礼党的二十大”——宣传推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主题主旋律电视剧《那山那海》成果,由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撰稿。
文联要闻 更多+
5月12日,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暨七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省美协主席团成员,理事会及各艺委会成员,市地、行业美协负责人等100余人参会。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