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2
近年来,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巨变的文艺佳作不断涌现。电视剧《青山不墨》在央视一套播出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剧以三代林业人的命运轨迹折射新中国半个世纪的风云变迁,描绘出龙江情、中国梦的时代画卷。
一、历史镜像——理想照进现实的家国记忆
真实性是文艺的生命。《青山不墨》以现实主义情怀还原不同历史阶段砥砺奋进的生动图景,在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交融中勾勒出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国家建设急需大量木材,以马永祥、王福民为代表的第一代林业人迎难而上,奏响了小兴安岭林区生产建设的序曲。改革开放新篇章,第二代林业人与父辈们在采伐与护林间艰难地书写着各自的人生抉择。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吹响了林区高质量发展的嘹亮号角,三代林业人以忠于党和人民的赤子之心铸就了守护绿水青山的又一座丰碑。创作者以宏大叙事复原了新中国社会发展重要转折期的恢宏图谱,在历史的镜像中跃动着浓郁而炽烈的家国情怀与永不磨灭的家国记忆。
《青山不墨》的时代质感源于创作者对历史真实的敬畏。剧本以马永顺、张子良等林业英雄的动人事迹为原型进行艺术概括,历时三年潜心打磨,全实景拍摄真实再现林区改革发展的奋斗历程。演员对角色平实、朴素的生活化演绎唤起观众强烈的共情感,每一处历史场景的逼真还原与细节的精雕细琢都弥合了时代的罅隙。上霜的睫毛、厚重的皮袄、千斤的树干、陡峭的雪坡……浑厚的历史底色与饱满的细节勾勒使得这段历史镜像中映射的家国记忆越发生动、鲜活,记忆中镌刻着三代林业人与新中国共成长的辉煌历程,洋溢着最美奋斗者薪火相传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把个人理想寄托于国家前途、民族未来奋进征程中的虔诚信仰。影视剧通过“家国同构”的民族化叙事模式,在个人成长与家庭变迁中演绎中华民族激昂奋进的宏阔历程。《青山不墨》将跨越半个多世纪的风云时代内嵌于以马永祥为代表的个体及其家庭之中。马永祥用尽一生热血挥洒茫茫林海,马保峰继承父亲意志实现林区禁伐大业。父子间的情感弥合、使命传递与国家建设唇齿相依,在“家国同构”的叙事中彰显着中华民族红色精神的历史延续。这种精神穿越过往,照拂当下,将“前人”之经历化为“今人”之动力,召唤观众内心理想信念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续写新时代红色华章。
二、英雄群像——风云变幻时代的林业儿女
回望我国主旋律电视剧发展历程,其中不乏对于英雄人物的高亢礼赞。作品片面追求在宏大叙事中建构具有完美主义人格与超凡脱俗力量的英雄人物形象,僵化的叙事话语造成了影像与观众的疏离。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改变,传统英雄神话逐渐消解在改革创新的新时代浪潮之中,取而代之的平民英雄被嵌入社会历史及现实生活的宏大叙事框架,印证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剧中人”。
《青山不墨》聚焦三代林业“平凡”人“不平凡”的成长之路,通过个性化与差异化的手法塑造出形象饱满、角色鲜活的英雄群像。故事背景涉及建国初期、改革开放、新时代几个重要历史阶段,为风云变幻时代中林业儿女英雄群像的塑造开辟了广阔的文本空间。这里有以马永祥父子为代表的中国林业工人形象、以魏建中为代表的林区党员干部形象、以华青为代表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英雄+平民”的复合型群像凝集成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主体力量,诠释着不同时代主题下的责任与担当。作品在建构平民英雄谱系的同时兼顾时代洪流中人物成长的艰辛与阵痛,多层次、多角度呈现复杂情境下人物真实的行为逻辑与情感波澜。因冲锋伐木一线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马永祥却因同样的原因而忏悔,正直、坚毅的魏建中以资源换民生,取得了辉煌业绩却令他遗憾终生……每个英雄的内心都有艰难的抉择和人性的叩问,每个形象的塑造都有血有肉、有笑有泪。还有徐丽萍、白铁匠等个性鲜明的普通小人物及其所裹挟的社会信息,生动演绎着世俗百态与恣意洒脱的人民生活美学。
《青山不墨》在日常生活与国家话语之间缔造平民英雄的时代语义,将林业儿女的个人理想、生命体验与国家命运交相辉映,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在集体记忆中,以春风化雨般的情感唤起观众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精神信仰。
三、光影映像——地域文化精神的诗意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指出,“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新时代以来,主旋律电视剧根系现实主义美学传统,在对家国记忆与个体命运的深情陈述中,以诗意的光影映像折射出浪漫主义的隽永之美。《青山不墨》在三代林业人波澜壮阔的生命洪流中,找到了一种苍劲有力、雄浑洒脱的诗意情感表达,这种表达是对平凡人生的超越,它凝集着龙江人的心性与智慧,把思想引向更宽广的精神世界。
回望黑龙江人文之水走过的漫漫历程, 自始至终呈现着一种地域文化精神的律动与牵系。严酷粗粝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龙江人粗犷强悍的文化传统,塑造了顽强不屈的民族性格。剧中多次全景俯瞰小兴安岭逶迤蜿蜒、峰峦叠嶂,行云流水的长镜头书写着龙江风韵,荡气回肠,这里既是三代林业人成长与生活的现实空间,又是《青山不墨》文化基因与文化气质的综合显现。一声粗犷豪放的“顺山倒”穿透林海、震彻天际,生动展现了林业人无惧无畏的地域文化精神和民族品格。镜头以冷静、克制的调度向观众缓缓展开,以马永祥为代表的第一代林业人在祖国建设初期终日奋战在伐木行业前线,龙江热土上逐渐浸染了开拓进取、顽强创业的精神气韵。剧中通过对艰苦环境下“改进生产工具”“创造安全伐木法”等情节的艺术化处理,将龙江“情脉”在精致的视听语言中完成了诗意的升华。
《青山不墨》是一部凝集着诗意现实主义风格的高雅之作,在当下主旋律电视剧艺术生产创作中具有一定的范式意义。创作者在历史与艺术,虚构与真实之间书写着波澜壮阔的民族史诗,用镜像、群像、映像串联起昂扬奋进的时代之歌。
(作者:张芳瑜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文联要闻 更多+
5月12日,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暨七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省美协主席团成员,理事会及各艺委会成员,市地、行业美协负责人等100余人参会。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