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6-18
比赛现场
比赛现场
2014年6月8日,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库勒村花棍秧歌舞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了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举办的“2014全国连厢舞邀请赛”。选自全国的14个代表队身着异彩纷呈的民族服装,顶着炎炎烈日,在甪直文化园区进行了风格各异、地域特色鲜明的舞蹈比赛。经过专家评委的现场评比,黑龙江省舞协推荐的齐齐哈尔库勒村满族花棍秧歌舞捧回金牌。
本次邀请赛是在中国舞蹈家协会支持下,由江苏省舞协和苏州市文联主办,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人民政府承办。大赛旨在弘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一次南北文化的重大交流。
连厢,又称莲湘、莲花落、霸王鞭、花棍、金钱棍、打花枪等等,通常用一米左右长的竹子制成,两端各刻上两个三寸长的槽口,每个槽口中镶上两组铜钱。有的在连厢两头及槽口附近扎上数组彩色绒线,增强视觉效果;有的还将连厢竹竿油漆成绿色或彩色。连厢可由多人集体表演,也可男女单独表演。表演时,手握一根连厢棒,和着节奏边打边舞,时而敲击自身的四肢和肩、腰、背、臀部,时而向地面敲打,时而与他人的连厢对打。大家说说唱唱,打打闹闹,欢呼跳跃,连厢棒上的铜钱也跟着节奏发出声响,犹如珠落玉盘,雨打芭蕉。南方的连厢舞多以细腻、柔美、整齐划一和服饰性强见长;北方的花棍秧歌舞、霸王鞭则以粗犷、豪放、气势磅礴和感染力强令人耳目一新。
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北15公里的库勒村,是一个满族人聚居的村落,这个村里的满族人祖祖辈辈都善于打花棍、扭秧歌,二百余年,延续不衰。清代后期,打花棍在当地满人中盛行,从腊月二十六开始,库勒村的花棍秧歌便闹腾起来,人们载歌载舞,庆贺吉祥,有时直扭到三月初。保留下来的花样形式有:大小穿花、聚灯塔(卷菜心)、剪子股、走8字、四面斗、编蒜辫,还有双跃马式、单跃马式、展翅式、盘旋式、拉弓式,扬鞭式、十字阵、八龙阵等。高潮时,一人领唱,众人以和。
库勒村花棍秧歌舞是完全由农民表演的最原始、最独特、保存最完整的民族民间舞蹈形式,是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些脸色黝黑、五大三粗的农民兄弟激情洋溢的原生态表演,形象而传神地传播了黑龙江的地域文化,赢得了评委和现场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为了参加本次邀请赛,他们在农忙季节克服困难,放下农活,千里迢迢赶来参赛。队员们荣誉感极强,参赛的当天清晨不到五点,就自发地来到比赛场地,重新排练队形,认认真真走台,比干农活还要耗费体力的花棍舞几分钟下来就已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他们的敬业精神和求胜欲望着实令人感佩!
大赛期间,中国舞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罗斌受邀作了富有理论深度的“中国舞蹈学的立场”的主题讲座,令与会者眼界大开,受益匪浅。
苏州甪直——一个富庶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色彩的江南水乡、中国桥都,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敞开热情的怀抱,以他们严谨有序、周到细致的策划、组织,让连厢舞在这里又一次发扬光大。
文联要闻 更多+
5月12日,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暨七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省美协主席团成员,理事会及各艺委会成员,市地、行业美协负责人等100余人参会。
2025-05-12